劉太師一百年驗證預言
劉太師一百年驗證的人生預言修煉人可以修出宿命通,明朝劉太師用自己一百零七年的親身經歷,驗證了一位奇僧對他的預言:
《七修類稿》記載:劉太師,名叫劉健,洛陽人。太師出生一個多月時,有一個要飯僧人經過家門口,看見劉太師,就指著他說:「七死不死,過了四十;官至一品,壽過一百。」從此家人把僧人的預言牢牢記住。
劉太師四十歲前,果然劫難重重,但是又暗中似有神靈護持,七次全都死裡逃生。第一次是在古廟發奮讀書時,一天晚上,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古廟牆壁年久失修,突然坍塌,將劉太師埋在下面,直到第二天才被人發現。
第二次是進京趕考時,中途遭到強盜搶劫,強盜劫去衣服財物後,把他捆起來扔在雪地裡揚長而去。劉太師又凍又餓,在路人經過之前差點死去。
第三次是參加會試時,考場裡突然失火,劉太師無路可走,冒死穿過火焰才得以逃出。第四次是在朋友家吃飯時,主人怕有的客人先走,就把大門鎖死,同樣是突然失火,不少客人葬身火海,惟獨劉太師撿了一條命。第五次是劉太師得了嚴重的傷寒病,昏死了三天三夜才甦醒。
第六次是劉太師隨使團出使海外冊封國王的途中,船被風浪打壞,劉太師抱著木頭在大洋上漂蕩了幾天才遇救。第七次是一天午睡時,劉太師睜眼看見一隻貓經過身側,就在此刻一聲巨響,貓被霹靂震死,劉太師也嚇得昏死過去,過了半天才甦醒。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些坎坷劫難都發生在四十歲之前。以後劉太師就開始平步青雲,一天天加官進爵,被孝宗皇帝視為國家股肱、心腹重臣,最後當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武宗皇帝即位後,劉太師離開宰相職位,但作為前朝元老,武宗特贈以太師官職。在《七修類稿》成書時,劉太師依然健在,此時他已經活了一百零七歲了。
長壽之謎
劉健壽達93周歲,這的確令人羨慕不已。七死不死的故事也說明了劉健平時身體強健。
劉健是如何強身健體的?劉陽文說,劉健每天早上堅持打拳。從翟愛玲教授的博士論文中,我找到了劉健保健的蛛絲馬跡。
古代的大臣不僅要盡職盡責干好本職工作,還得關心上級尤其是皇帝的身體。在閣期間,劉健就多次將自己的養生心得告訴皇帝,這裡摘錄如下——
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八月二十九日,太監傳諭孝宗皇帝身體不適,劉健上奏請皇帝以降心火為主,善加調攝(調養身體)。
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正月,孝宗皇帝因身體欠安一個月未能上朝,劉健等上奏請皇帝於飲食起居及處置政事庶務時,須當善加調養。皇帝採納了進言。
同年八月,劉健奉旨選派兩名翰林會同太醫院官員刪繁補缺,纂輯《本草》(《本草品匯精要》)一書。不久,太醫院官生劉文泰因有丘濬原先所纂《本草》修訂例則,欲以此邀功,便讓太醫院官員奏請由劉文泰等輯訂成書後,再送內閣校正、撰序。劉健一眼就看穿了劉文泰的如意算盤,他請求對太醫院官生進行考核篩選,再由已選派的兩名翰林幫助督導以完成該書。
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十月,74歲的劉健被批准光榮退休。自從歸居洛陽,劉健就閉門不出,住在一棟小樓上,日常以督導子弟讀書為事。
以上這些,說明劉健的日常生活較為規律,而且非常注意調養身體。此外,劉健在明代唯一的官修《本草》書籍纂修過程中提出中肯意見,也說明他對中醫有著深刻的認識。
每天堅持打拳,懂得醫學藥理,日常生活有規律,調養身體有方法,心態平和,拿得起放得下,退休後甘於平淡,像劉健這樣的人,想不長壽都難。
星隕於洛
對劉健之死,也有一些奇異景象的記述。劉龍在劉健行狀中寫道:劉健善調攝,晚年很少生病。有一天他忽然覺得不舒服,竟因此無法進食,以致於病重。此前幾天,有大星隕落於洛陽城,冒出紅色煙氣,遠近之人都感到驚愕,私下都認為這是劉健將故之預兆。
賈詠撰劉健墓誌銘,也寫道劉健去世前有星隕落於洛,紅色煙氣數天不散,不久就傳出消息,說劉健去世了。
河南地方官員將劉健去世的消息上奏皇帝,明世宗(嘉靖帝)對劉健之死沉痛哀悼,為之輟朝一日,並賜祭九壇。嘉靖帝命有關部門為劉健主持祭葬事宜,並贈劉健太師,諡文靖。
劉健去世後,被列入洛陽鄉賢祠。據明代俞汝楫編著《禮部誌稿》記載:“仕於其地而有政績惠澤及於民者,謂之名宦;生於其地而有德業學行傳於世者,謂之鄉賢。”
明代有在地方崇祀名宦和鄉賢的製度。其目的是“軌範後人”,“風動一郡”,藉以扶世導民,在維護和改善社會教化的過程中,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清代洛陽縣東關有三賢祠,祀明代洛陽名儒閻禹錫、白良輔和劉健三人。縣西有劉文靖公祠堂,專祀劉健。
此外,在明清時期,洛陽還有為劉健修建的牌坊,較知名的為四十二進士坊,為洛陽曆屆登進士者所命名,其中包括劉健。另外還有學士坊、少傅坊、太保坊、柱國太師坊等,都是為紀念劉健而修建的。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