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100 發表於 2016-5-16 22:15:21

高血壓治本關鍵

 眾多心臟病患中,以高血壓最為普遍的同時,又較難以察覺,患者往往待出現嚴重徵狀後才求醫。今周末(5月14日)是世界關注高血壓日,有專科醫生強調,只要及早查找致病成因,配合治療及調節生活習慣,部分高血壓是可以根治,毋須永久服藥。
  繼發性病因可治

  高血壓分為「繼發性」和「原發性」兩大類,前者可因腎臟問題、血管病變收窄、內分泌失調或受藥物影響等引致,後者則原因不明。雖然當中以原發性的較為多數,但無論是原發性或繼發性,長期高血壓會有損血管健康,最終引發冠心病、中風及腎病等一連串與血管有關的疾病。

  心臟科專科醫生黃品立(見圖)說:「只要使用合適的治療和配合改善生活習慣,絕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的病況都可以受控,從而減少血壓過高對人體器官的破壞。如果屬於繼發性高血壓,一經妥善治理病因後,更有可能完全擺脫高血壓的困擾。」

  及時留意日常狀況

  可惜很多病人都未能認清高血壓的可怕之處,常有不依時服藥,拒絕治療的情況。

  「這是由於一般的高血壓患者,只有在劇烈活動時才會較明顯的胸悶不適、胸口痛、呼吸沉重或雙臂麻痹等典型症狀,因而令多數患者都沒重視此症。如待至平日安坐及不活動時也出現上述症狀,代表病情已十分嚴重,甚至有可能引發急性心臟病。隨着人口老化,現時老人的高血壓標準指引已逐步放鬆,上壓由140mmHg增至150mmHg,下壓則由80mmHg增至90mmHg,但具體個別情況還需要由專業醫護人員判斷。然而如兒童或青壯人士突然出現高血壓,應盡早接受檢查,了解是否由其他疾病引發。」黃醫生解釋。

  藥療種類選擇多

  現時治療高血壓有幾類主流藥物,例如利尿劑降壓藥、鈣離子阻斷劑、乙型阻斷劑和血管收縮素轉化抑制劑等,各自以不同機理來改善血壓。由於不同患者的情況和病因各異,因此必須對症下藥,方可奏效。

  不同藥物均有各自的副作用,例如利尿劑降壓藥有可能引致電解質失衡、脫水;鈣離子阻斷劑則可引起水腫、牙齦腫脹;乙型阻斷劑有可能妨礙肢體末端血循環、影響男性性功能等。至於較新型的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或可令患者出現乾咳不適。而部分藥物或會影響其他疾病的病情,因此患者個人狀況影響用藥選擇,亦為一大關鍵。

mark100 發表於 2016-5-16 22:15:54

長期患者五大風險

  長期高血壓會令身體不同部位的血管功能變弱,因此容易出現硬塊、破損,並對各個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

  1.腦中風:高血壓令到動脈內更易形成血塊,當血塊進入腦部血管後,有可能阻塞部分血管,引發腦中風,嚴重者可致肢體癱瘓等後遺症。

  2.心臟病:動脈硬化同時也會增加各種急性和慢性心臟病的風險,有可能引發中風及心臟衰竭,危及性命。

  3.動脈瘤:血管本身長期受壓,血管壁變薄後,有可能形成動脈瘤,一旦動脈瘤出現破裂,即會大量出血,於短時間內致命。

  4.視網膜病變:眼部的微絲血管也會因為血壓過高而受損,未能及時供應養分予視網膜,造成各種眼疾風險增加,嚴重者可導致永久性的視力缺失。

  5.腎衰竭:血壓過高亦會令腎臟動脈負擔加重,長時間會令腎功能受損,甚至引發腎衰竭。

  調節身心助減壓

  欲令繼發性高血壓「斷尾」,不能夠單靠藥物或手術治療,患者平日的生活習慣也須有所調節。除了戒酒、戒煙、減少進食高鹽食物、注意控制體重,以及保持適當的運動量外,也需要留意日常應保持心情輕鬆,盡量避免受精神刺激、生活壓力所影響。因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人體內分泌會刺激血壓上升。建議養成較靜態及可抒發情緒的興趣或習慣,例如練書法、繪畫、釣魚、耍太極等,平衡生活節奏及幫助減壓。讓身心得以放鬆。

  部分病人或常有忘記服藥的情況,切記於下一輪服藥時段,絕不可服用雙倍藥量,企圖補回藥分劑量,此舉非常危險,有可能引致血壓急跌或產生其他可致命的副作用。
星島日報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血壓治本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