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
本帖最后由 picapi 于 2014-9-7 08:18 编辑黃土高原在中國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的交界處,它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連秦嶺,北抵長城,主要包括山西、陝西北部、以及甘肅、青海、寧夏、河南、內蒙古等省46 個地(盟、州、市),
282個縣(旗、市、區),面積40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45.4萬平方千米(水蝕面積33.7平方千米、風蝕面積11.7 萬平方千米),
年均輸入黃河泥沙16 億噸,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
佔世界黃土分佈70%,為世界黃土面積覆蓋最大的高原。
黃土厚50—80米,氣候較乾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
。黃土高原礦產豐富,煤、石油、鋁土儲量大。但由於植被稀疏,夏季降水集中且雨量大,
流水沖蝕作用強,在流水侵蝕作用下地表支離破碎,形成溝壑交錯其間。
1999年,陝北各地在全國率先組織實施了以退耕還林(草)為主的生態建設工程,實行封山禁牧,
統籌解決農戶的長遠生計問題。到2007年底,僅延安市就完成國家計劃內退耕還林(草)面積875.06萬畝,分別占到全國
綠色黃土高原
綠色黃土高原(15張)
退耕還林(草)面積的2.4%和全省的三分之一;主要河流平均含沙量較1998年下降了8個百分點;
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程度由原來的20.7%提高到45%;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99年1381 元增加到2865 元。
昔日光禿禿的黃土山已鬱閉成林,美麗如畫。 “天藍、山綠、水清、人富”的生態目標開始顯現。
這些退耕還林的初步成效,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推進人類生態文明的深遠意義會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料
。專家們評價:這是農耕文明以來這片黃土地上自然界最大的變化
。百姓們高興地唱到:“山坡上栽樹崖畔畔上青,羊羔羔養在家門中;
草棵棵賽過糧苗苗,退耕帶來好光景。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