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ny 發表於 2016-11-2 10:11:29

焦慮逃離得了嗎?


得失無語,棄風獲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圖虛名,不慕奢華,高興享受生命每一天,放棄風,你將收穫雨。  

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光陰裡,讓心滿滿的擁有一份平靜和一份淡泊,讓自己慢慢享受生命中的快樂憂傷和幸福,然後,悄然回想生命中經歷的那些美好和曾經感悟過的往昔,在細細品味和思索中深深淺淺的感動自己。

人生一世,總是要面對很多的思索,有些人喜歡把簡單的生命變得複雜,而有些人喜歡把複雜的生命變得簡單,不管哪一種活法,自己認為可以滿足自己的心情,不必顧及別人會怎麼想怎樣看,只要感覺好就那樣做好了,不是嗎。

benny 發表於 2016-11-2 10:11:55

人,有時候總是活在自責與矛盾中,為自己尋找理由,也為自己製造機會。若想做成一件事,可以費盡心思尋找一千條理由成全,若不想做成一件事,也可以搜腸刮肚尋找一萬條理由放棄。

  人在不如意的時候,空虛、寂寞、焦慮就會像一張無形的大網將自己緊緊地網住,心折騰著想逃離,逃離得了嗎?如果當自己並不是真正想逃離的時候,其實,這時候應該找個可以信賴的知己傾訴傾訴,讓自己的沉悶在一番傾訴中得到緩解釋放,這樣自己的心情便不致於在暗夜裡結下太多太深的沉落。

生命中也注定要常常面對失去,比如,親情,友情、愛情,當這些失去在某一個深夜悄悄侵入大腦觸及心靈,那份敏感疼痛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形容,也許只能任由自己的心疼疼得接受傷傷的感觸。自己越認為珍惜的也許越害怕失去,害怕失去之後的打擊痛楚會擊得自己倒下會讓心萬念俱灰,而有些東西的失去也許一生都將無法用任何取代回來。

   所以,趁自己還擁有的時候,好好的珍惜,好好的對待,好好的放在心底,細細的呵護,細細的關懷,細細的照料,細細的珍存。

pangan 發表於 2017-7-4 12:58:24


vigour 發表於 2019-1-5 17:24:59

長期焦慮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焦慮症患者出現較多醫學上未能完全解釋的病徵和不適,自評身體健康亦較差。患者較易患抑鬱症、出現記憶問題、
有較多孤單寂寞的情緒和對生活的不滿意,長遠而言影響身心與社交健康。

如長者經常不由自主地緊張擔憂,以致精神上感到困擾,或是影響了正常生活,便應盡早尋求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的協助。

vigour 發表於 2019-1-5 17:25:25

健康生活,快樂人生
放慢生活節奏(慢活 )
不少焦慮症患者因為對人對己要求過高,生活經常爭分奪秒,導致長期精神緊張,有這方面習慣者宜作出以下改變:
適當編排工作,每項工作之間預留休息時間
專注地完成日常工作和用餐,學習活在當下
照顧自己需要,預留時間關心家人朋友,多聆聽、多欣賞、少批評
健康生活模式
均衡飲食、充足睡眠,有助抵抗及預防焦慮
恆常運動,亦可與他人一運動,增加樂趣和持續性
切勿以飲酒、濫藥、吸煙和大量攝入咖啡因等不良方法處理焦慮情緒
參加健康休閒活動、擴闊社交網絡
健康休閒活動能增加愉悅心情,培養新的嗜好或重拾過去的興趣,例如行山、繪畫、書法等,動靜皆宜
參與長者中心活動、義工組織或興趣班,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豐富充實的社交生活可抗衡壓力的影響


peterww 發表於 2020-4-15 14:50:47

每個人間中都會感到焦慮;在很多情況下,焦慮是一種正常反應。然而在焦慮症中,患者會出現過多或不實際的焦慮,甚至影響日常生活。


廣泛性焦慮症是焦慮症的一種。其他較常見的焦慮症還包括驚恐症、社交焦慮症。與抑鬱症及鬱躁症相同,焦慮症亦屬於情緒病的一種。


廣泛性焦慮症的患者生活在過度的憂慮及壓力當中,即使生活上並無任何特別事情引發這些焦慮。焦慮的主題可能是日常生活上的各種事情,包括健康、財政、家庭、學業及工作等等。患者對這些事情經常及慣性地感到擔憂,難以控制焦慮的情緒。情況嚴重時,可能會影響患者日常活動的功能,例如社交活動及人際關係。


當這些情況出現持續6個月或以上,便可能是患有廣泛性焦慮症。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焦慮逃離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