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婪,無所不在
好,還要更好;多,還要更多。長期以來,成了根深柢固的普世價值觀,驅動著資源的競逐。而資源的總和是1,沒有更多了。我們很少花時間在有限的資源中,尋找小而美的低限,舒適,和自在。我突然想起當年自部隊退伍時,很容易就有教書的工作機會,但我不敢去;我連自身都沒教育好,可以教別人甚麼呢?到今天我都認為是明智之舉。晨起,剛好讀到法國詩人科克托的日記,上面寫著:我先要做的是填製一張適合靈魂而非身體休憩的座椅。難怪他是詩人,而我是俗子,思維不同,關注不同。但我和他相同的是:不想在鏡子裡反射出自己深思的臉,指責我犯了不負責任的罪。
人性上說,自私是本能,貪婪,無所不在,只是我們不自知。我也貪婪,貪婪於時間之不足,貪婪於靈魂的自由度不足。
什麼是”貪婪”?
1) 貪婪是一個”心態”問題;貪婪是一種心理狀態,它推促”越多越好”,”全部都要”,”永遠不滿足”的心理狀態。這裏不是指日常生活上的必需供應。這裏所說的是一種”心態的渴望”,不斷的要,要,沒有止境。我們從小孩子對玩具渴望的情形可知,儘管家裏有數不清的玩具,堆滿房間,但心中還是要”再多一件”的渴望永不停止。”貪婪”與”已有多少”無關,目的是”我還再要”。
2) 貪婪是一個社會問題﹕由貪婪引起的社會問題與人類歷史等量齊觀。自古已然,於今更甚。許多戰爭,罪案,法律制度的破產,商業機構的倒閉,都是因為有人因”貪心”造成的禍害。千萬人喪生,受害,億萬金錢被佔據,盜竊,人命的損失,家庭的破碎,都是因”貪婪”而起,貪婪對社會造成的傷害無法估計。
3) 貪婪亦是人的問題﹕貪婪造成個人心靈的痛苦和傷害,人人都明白。許多人因貪心喪生,喪失名譽,自由,財產,甚至家庭。多少孩子因父母的貪心過失而受苦,長途喪失。貪婪有傳染作用。貪婪的人會影響家人,兒女,朋友,同事。貪婪是一種嚴重的”心理和思相”病,必須全力注意。
4) 貪婪也是個”靈性問題”
我們要記住,貪婪不單指金錢和物質,也指聲譽,權力,控制,地位,驕傲,慾望等。
這是個”心態”問題,靈性問題。醫治貪婪不能靠人去控制慾望。下列建議會大有幫助;
1) 將生命交托神,讓神管理。
2) 相信神的豐盛和供應。
3) 時常檢查你人生目標,時常調整方向,回歸正路。
4) 以主所賜的為滿足,為樂。為你今天所擁有的感恩,好好珍惜享受,心中不要存”非份之想”。
神給你的,沒有人能奪去,神不給你的,你就是千方百計去貪,去要,就算得到了,
禍害會比享受大,至終還是會失去。
記住”知足者常樂”。(詩16﹕11)滿足和喜樂是分不開的。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贪婪,是人最根本的原罪。
贪婪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