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东南亚新增长极的中国企业
越南,我国国境之南、一衣带水的邻邦,也是我国企业向南走出去的首站选择。俗话说,商场如战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被兵家推崇的制胜之道,也成为了中国企业投资越南的经验借鉴。那么越南市场何以吸引众多中国资本,又如何在看似的坦途之下暗流涌动?当中企进入越南,怎样才能与欧美日韩的企业竞争中赢得市场?一、吸引力十足的越南近十年来,越南GDP平均增速为6%-7%,是东盟近年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据越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越南的GDP增速高达6.2%,人均GDP为2164美元。虽然人均GDP数值较低,在全球近200个国家中排在第132位,但由于越南经济起点较低,因此在增速上势头大好。在经济增长强势的背景下,越南的贸易条件也极大改善,2015年成为东盟第三大出口国。在众多与越南发展经贸关系的国家中,中国成为了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根据越南人口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截至2017年3月,越南人口超过9500万人,是继印尼、菲律宾之后,东盟第三大人口国。其中,30岁以下人口占40%,劳动人口占70%。汇丰银行2016年10月公布的《对接东南亚》研究报告显示,尽管越南当前属中等偏低收入国家,但根据预测,到2020年越南中产阶层人口将增加至3300万人。这样的人口结构,为越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庞大的消费群体。在这个“年轻型”国家里,年轻族群的消费能力不容小觑。特别是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备受年轻一族青睐,这也让我国一些电子产品公司,如华为、OPPO、联想等,看到了无限的商机,并萌生了到市场所在地投资办厂的想法。根据瑞士银行的调查统计,越南制造业工人平均薪资3000美元/年、工程师平均薪资6000美元/年;土地租金约在50—120美元/平米不等,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远低于国内水平。低廉的投资成本、相互毗邻的地理优势,便成为了国内企业赴越南投资兴业的巨大推动力。伴随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越南的网络化、特别是移动网络化的水平日渐提高。2016年,越南互联网渗透率达52%,手机渗透率93%,移动互联网渗透率44%。在此背景下,IT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在越南萌生起来。2015年,越南已跻身全球10大最具吸引力的软件加工国行列,也因此成为发达国家新一轮相互争夺市场和人力资源的对象。自2015年起,越南成为日本信息技术第二大合作伙伴。面对这一形势,中国的电子厂商也纷纷将投资重点转向如日中天的越南——在越南街头,随处可见联想、华为、OPPO、vivo等商店;越南人偏爱的手机品牌,也从三星、苹果转向了中国造。如今,越南蓬勃增长的经济,庞大的消费群体,广阔的国内市场。这些无疑成为吸引中国企业走向越南的巨大引力。二、喜忧参半的越南市场:兴奋过后,仍有隐忧诱人的越南市场让众多中国企业摩拳擦掌。企业走出去却遇到了第一个难题:资金从何而来?据笔者在越南的调研,中资企业在越南的投融资活动主要依赖于自有资金,因此能成功走出去的企业本身财力雄厚,比如在2007年美的集团在越南的初始投资额便高达8100万美元。部分企业(主要为国企)还得到了国内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贷款,例如南方电网参与的永新热电厂项目中获得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等组成的银团贷款。而其他的融资渠道,例如如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则较少,融资渠道有限,特别是缺乏政策支持和相关金融机构的融资服务。但是,企业一旦面临运转不畅、资金周转失灵的难题,能通过银行借贷获得的资金仍为有限。即便资金问题解决了,员工从何而来?尽管越南总人口排名世界第14位,但劳工整体素质较差;加之受到法国殖民的深刻影响,越南人生性浪漫又散漫,甚至常常带有傲慢心理。在此情况下,文化冲突变成了中企投资越南的一大障碍。近些年,越南的大学培育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计算机人才,但由于缺乏平台和学术定位,他们在算法和编程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再加上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因此IT专业的学生在面对企业提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较弱,这为我国的电子厂商试图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研发带来了一定困难。当提及中国和越南,两国的政治摩擦和历史问题是一道绕不开的鸿沟。由于中国与越南在南海岛屿存在主权和资源开发的争议,中资企业在越南投融资面临政治方面的风险。在南海事件迅速发酵的2014年,在民族主义之下,越南爆发了严重的反华浪潮。据法新社报道,2014年5月,从越南的平阳省、胡志明市到同奈、隆安、河静、太平等省市都发生了针对中资企业的打、砸、抢、烧事件,其中平阳省内460多家企业遭破坏、15家工厂遭纵火,并造成了人员伤亡。中越两国的政治摩擦严重殃及在越的中资企业,给中资企业在越投资的前景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此外,发达国家竞争优势明显,中资企业相对势弱。在今天的越南人看来,最早进入越南市场的日韩产品依旧是他们心中的最佳选择,因此日韩商品在越南仍然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中资企业进入越南市场面临较强的市场竞争和市场开拓压力,中国品牌立足较为困难。想知道中国企业应该如何趋利避害化险为夷吗?https://icrvb3jy.xinmedia.com/solomo/article/69942/6F1F16CE-DD92-C9EA-62C1-4D1A67905F6F.jpg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