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派的源流
本帖最後由 hanri 於 2018-5-20 14:09 編輯茅山,原名句曲山,位於現在的江蘇句容市。 上一篇文章中也講述了在南巫中的茆山,亦是茅山,地理位置還是江蘇句容。 據《 梁書 · 陶弘景 傳》載 :" 句容 之句曲山,恆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名曰 金壇 華陽 之天,周圍一百五十里。昔漢有鹹陽三 茅君 (茅盈、茅固、茅衷)得道,來此掌山,固謂之 茅山 。 而茅山上的法脈,名為上清派。上清派所奉祖師即為三茅真君,魏元君,陶祖真君(陶弘景)。三茅君的歷史時間,要早於正一天師道祖天師張道陵,但是因為沒有立教,所以按照道教的整體來看,創始人還是祖天師張道陵。
三茅君出生在咸陽(今陝西咸陽市),大茅君 茅盈 ,字申叔,十八歲時就棄家赴北岳 恆山 讀 老子 書及《 易 》經,服餌內修積六年,後面見 西王母 ,受玉佩金鐺之道、太極玄真之經,四十九歲時學成得道而歸。 中茅君茅固,字 季偉 ,漢景帝時 舉孝廉 ,累遷至 武威 太守 。 三茅君茅衷,字思和,漢宣帝 時遷 洛陽令,後拜為五更大夫、 西河 太守。 茅盈飛升後,兩兄弟均棄官還家,求兄於東山。 茅盈乃授以延年不死之法。 兩兄弟修道三年,佩服九轉還丹後,亦飛升成仙。 茅氏三真得道後,來 句容 之句曲山 ( 今江蘇省句容之 茅山 ) ,掌管此山,故句曲山後名茅山。
而後,於晉朝, 任城 (今山東濟寧)女修魏華存(魏元君)又稱 紫虛元君 、 魏夫人 。 自幼向道,於天師道作為天師祭酒(早期太上三五都功經籙)。 後創立上清派,被譽為 上清派 第一代太師,民間稱之為 “ 二仙奶奶 ” 。 至此,上清派的初期規模已經形成,並傳《上清大洞真經》和《黃庭經》等。
南北朝時期,上清派道士陶弘景,迫於南梁時期舉國崇 佛,以道教 上清派 宗師 的身份,前往鄮縣禮 阿育王塔 ,自誓受戒,佛道兼修,保存了上清一脈。
宋朝之時,茅山、 龍虎山 、 閣皂山 合稱江南道教 “ 三山符籙 ” ,一直延續至今。 上清派發展至抗戰時期逐漸隕落(傳承丟失)。 至建國後,大量傳承失於民間 。 也正如此,民間出現諸多家傳茅山教。
再觀民間所傳之茅山法,列舉一些市面常見的如: 大茅山派、觀音茅山教、茆閭二教、北傳茅山、南傳茅山,蘇州茅山、西天茅山,茅山真心教,茅山各家教等 ...
這其中法脈之間差異之大令人不得不去思量這些茅山派是否真的存在著什麼聯繫,又或者只是名字相似,卻無同處?
下面就簡單的介紹一些民間茅山法供大家參考。
大茅山派:於四川、貴州、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流傳最多,拋開貴州來看,大茅山文化應該是發展於長江流域。 奉茅山李老君、茅山法王為祖師。 對於主要在於驅邪退煞等事,也有部分治病的水法。 值得關注的是大茅山派在四川的傳教儀式和其它地區又有不同之處,稱之為上茅山。
上茅山即是師父帶著弟子到一處空地或山上,先以香燭供品祭祀,理論上類似風水的 '買地'。 買下的地,再通過變神,變壇,布五方,將此地化為茅山,取一個在茅山上傳法的意思。 從整體法脈來看,並沒有三茅君、魏夫人、陶祖師的相關資料,所以大茅山的起源應該和上清派沒有太大關係。
觀音茅山教:此法傳承不是很廣,不過在湖南、江西,福建,廣東等地有跡可循的。 上一篇關於閭山派的介紹多次提過湖南巫法對江浙閩粵地區的影響,觀音茅山教應該同樣是出自這種文化影響。 從咒語和行法上來看,風格貼近湖南地區,所以起源地應該就是湖南地帶。 但是又有人說觀音茅山教真正揚名的地方是在廣東,為人熟知是因為在反清復明時期的南傳 108教其中一教,便是觀音茅山教。 後證實兩個法脈並非一脈,廣東地區的觀音茅山教在南傳法中稱之為下茅山觀音教,是南傳法祖 胡法旺的茅山胡家教分支 , 傳法祖師為胡亞輝。
北傳茅山: 北傳茅山派就是以江西民間茅山法為主要法脈的民間法。 主要流傳在江西、湖南一帶民間,相傳是歷代茅山祖師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正法。 北傳茅山法多以驅邪、殺鬼、治病、和合、消災、為主。 通過筆者在網絡上翻看的資料表明,其實北傳茅山所說的茅山歷代祖師,仍然與茅山上清派無太大瓜葛。
茆閭二教:上一篇關於閭山派的介紹也有提過茆閭二教,四川、湖北、湖南的一些巫、儺壇,往南下到茅山,閭山,基本是相通的。 而茆閭二教的內容還是主要在一些法科上,可以說以茅山為名的眾多法脈,除茅山上清外,只有三山中的茆山和茆閭二教,有單獨的法科形式。
南傳茅山: 該派所傳法術, 不是單純的南傳法。 比如 法脈中含有 止血、 號 瘡、 咒 羊子 (淋巴腫塊) 、退煞等等 川法絕技 ,多數與普通法門相似。 而既然是南傳茅山,肯定也少不了南傳法的影子。 香港片裡經常提到一些取屍體油、煉屍體和養小鬼。 也就是現如今流傳在 福建,兩廣,港台,東南亞地區的茅山術。
林正英是個傳奇人物啊,《西遊記》光大佛門,林正英光大茅山。 能知道茅山,或者對茅山術充滿嚮往的中二青年,有幾個不是少年時期受到 '殭屍先生'的影響? 很多人都說林正英是真的茅山法師,其實不然。 筆者兒時也對林正英頗感好奇,直到學了茅山法後,聽道友傳說:林正英所在的劇組當時要拍一部殭屍電影,但是對茅山術等一竅不通。 恰巧劇組中一位工作人員的叔父,正是南傳茅山法的弟子。 這位法師排行老九,所以林正英在電影中多稱為'九叔'。 所以看到林正英的電影,南傳茅山的表面體係就可以有了大概了解。 不過電影畢竟是電影,免不了有些誇大其詞,藝術渲染,還是奉勸各位正知正信,不要被電影所蠱惑。
說個題外話,毛小方這個人其實還是有原型的,筆者的一位上清派道友曾給筆者看過茅山上清的一本古書,上有記載毛小方是明末清初的一位上清派道士。 不知後來林正英拍的《殭屍道長》裡的毛小方是否真的取自上清派道士毛小方。 又或者真的是冥冥中的巧合。 其實上清派歷代人才不少,比如唐代大詩人李白,便是個上清派的受籙道士。
我們繼續說南傳茅山, 實際上, 這個法脈 既不出於 三茅君, 也不出於李老君 。 這其實就是出自南傳法祖胡法旺的南傳 108 教 。 其實現在網絡上各種茅山某家教,都是出自這裡。 而相同的地方,就是南傳法的核心內容了。 點打,反打,閉打,神打,神拳,僮身等。
蘇州茅山:相比其他的茅山法,蘇州茅山是最貼近正統茅山的一個法脈了。 首先蘇州和句容兩地相近,直線距離只隔了一個湖,如果上清的法脈往外流傳,首先到達的地方無非就是:蘇州、揚州、常州、南京、蕪湖等地。 而除蘇州外,其它地區並沒有傳出有關茅山的法脈,所以蘇州是上清除句容外的首要傳教點。 再看祖師,蘇州茅山的祖師即為三茅真君。 這裡說的祖師是起教祖師,也就是創立教門的先人。 雖說上清派的創立人是魏元君而不是三茅真君,但是如果忽略教義和魏元君所傳的經法等,光看法術的傳承,上清派的法術傳承也是起源於三茅真君。 這就與其他的茅山法不同了,其他茅山法和三茅真君沒什麼直接關係。
蘇州茅山發展至今,在符籙、咒語上已經逐漸有了自己的風格,又融合了部分佛法,更偏向於四川地區的法術,與上清派鮮有可聯繫的地方。 但是從功法上來看,依舊延續著上清派的傳承。 比如在符籙上主張內練,兵馬也是五行兵馬。
西天茅山:源自 西天如來教。 西天如來教主要分為三大支脈,即西天如來茅山教、西天如來呂山教和西天如來大聖教。 西天茅山教又分雄文堂和清水教、觀音教。 西天茅山法中的雄文堂以 : 閉打、頂刀(刀砍不破)、頓刀、扶乩的符咒為專長。 清水教則可以收邪治瘟、神壇出遊、、破刀、銅皮鐵骨、制降頭百煞、寄打。 觀音教則以:五雷趕邪、旺店催財、過身喝斬、喝令扶童(扶乩)、落陰遊地獄(下陰)、聞名。 可以看出來西天茅山也是以南傳法為主的一個法脈,不過又稍微摻雜著一些民間實用技法。
其他的茅山法就不一一贅述了,畢竟龐大的分支有太多難以尋蹟的地方。 不過萬變不離其宗,所有的茅山法不外乎分為三種風格:南傳法風格,道法風格,巫道壇風格。
南傳法風格便是類似南傳茅山這種以扶乩,僮身,銅皮鐵骨,煉小鬼等事的法術。 道法風格便是正統的茅山上清派法術、科儀、符咒等多是用於超度,祈福消災,驅邪退煞。 巫道壇風格便是大茅山這種起源於川貴鄂湘地區的法術類別,主要專攻水法治病,祈福消災,驅邪退煞(四川稱為殺華頂流)。
息停脈住關
“了了之心明,深深之息成,息停脈住關,歡迎成道人。”“成道胎時,手無六脈;齒落重生,發白再黑;出定之時,身外有身。”“意凝心凝神凝,爐中煉就長生藥;念住息住脈住,鼎內修成不壞身。”金丹大藥產出之後的產珠結丹前後,多會出現息停脈住的“假死”現象。好在時間不會很長,短到一兩天,長到三五天,都會自然過關。但要防止家人誤以為“真死”,以致釀成悲劇!在此緊要關頭,須有道侶護持。 “未死之前先像死,生機還向死中探。”“大道得從心死後,醒來天地仍依舊。”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不異舊時人,已是過來人。
https://4.share.photo.xuite.net/babiqu69/149b2b5/13722376/715903661_m.jpg
https://images4.c-ctrip.com/target/tuangou/866/037/520/606fede0a5f143878cd2545213cf8a98_720_480_s.jpg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