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切不可違背良心,
古語雲:“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凡做昧心事欲瞞人者,都是在“掩耳盜鈴”,因為天理制約著一切,報應只在早晚。
為人處世切不可違背良心,須時時心存天理,才能得到天地神明的護佑。有人一提起因果之事便相信,從而自覺遵守道德,行善得福報。但也有的人因不信因果而給自己造下無端罪業,導致惡報。古籍中記載的這類事例很多,以警世人莫種惡因,要多種善因,才能去禍遠災,趨吉避凶。在此文中,我們舉幾個這方面的例子。
朱熹判案不知他者詭詐取地
宋代時,朱熹在浙江台州地方為推官,清廉明察,治獄平允,百姓的是非曲直,剖斷明白,無一被冤者。但是後來有一次,黃巖縣張、李兩姓爭一塊墳地,朱熹接到張、李爭地狀詞,各爭為己產,是張是李,一時難決。細閱張姓呈詞,說祖上置產的簿上有一行寫得明白,此地系某年某月所得,育界石一方,埋在地下。朱熹於是叫來張、李二人吩咐道:“張姓簿上說,有界石埋在地下。今我差人同到地頭,掘開來看,如無界石,則地歸於李;倘有界石,則地歸於張。”
二人於是跟差人同到地頭,只見滿地青草,石之有無,卻難預料。當掘到三尺之外,果有界石一方,是張姓祖上所埋,上面刻的字鑿鑿有據,回復了朱熹。朱熹以此為據,就斷歸張姓,李姓不敢再爭。張姓奉了官斷,築起墳來,將他祖父骨殖葬了。自葬之後,家道一直興旺。
朱熹去任後,隔了十余年,偶有事故,重游於此,見一老人,問他道:“歷任官府哪個最好?”老人道:“只有前任朱老爺最好。”朱熹道:“審斷民事,可有冤枉的嗎?”老人道:“事事決斷平允。只有一件,張、李兩姓爭地的事,卻斷錯的。”朱熹道:“何以見得斷錯?”老人道:“張姓要奪李姓的地,預先將塊界石私自埋在地下,假造祖上置產簿一本,上寫某地有石為記。哪知朱老爺差人掘見有石頭就斷與了他,李姓有冤莫伸。自葬之後,果然家業日隆。看來欺心事只要瞞過了官,天也不來計較他了。”
朱熹揮毫訴理上天怒發雷霆
朱熹默然走至這塊地上,細細一看,果見山水環繞,是一塊好地,日後富貴,正可綿遠,心上想道:“若論地理,自然該發。只是天理上說不去。”於是叫家人取出隨身帶的筆硯,在墳牆上寫下十六個大字:“此地不發,是無地理;此地若發,是無天理!”
寫畢,擲筆而去。該夜風雨大作,一聲霹雳,把墳上打了一個大窟窿,棺木提出,撇在墳外,跌得粉碎。次日,遠近觀者紛紛而至,見牆上有此十六個字,都疑是雷公寫的,後來才得知是朱熹自悔斷錯此案,題在上面的。張姓陡遭雷殛,嚇得不敢再葬於此,家道也日漸消散。
人們議論說:“到底天道難欺,神目如電。若非欺心占這塊地,何至葬後被擊於雷公之手?”這便如關聖帝君所言:“直心直受真福,巧計巧來禍殃”,這正是無福消受,天奪其算!皇天自然明鑒,千奇百怪的巧,生出機會來,了此公案,警醒世人凡事總憑心地為主,只有循天理,積德為善,才能後福無窮啊。
人生而在世。就是單獨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事準則。但切不可違背良心。古人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絕對有它的道理。
良心是做人的底線與原則。鄧秀蘭在家昏倒後,一位小偷幫助了她。鄧秀蘭並沒有因為是小偷而無視他的善舉,而是像母親般的感化他,使他能夠從歧途走入正途。這兩人皆是有良心之人。一個可以戲稱為“盜亦有道”,偷竊固然不對,可他終究是沒有失去自己的底線,沒有漠視生命。一個接受幫助後,幫助他走入正途,挽救了他的人生。相較而言,南京的“碰瓷”老太可就是缺乏良心的典範。在接受司機徐連林及乘客的幫助後,依舊“碰瓷”。實屬讓人唏噓。是非在眾人心中自有斷定。做人不可沒有良心。要不真有在世無立錐之地之感。做人應有良心,應讓良心在心中放晴。
良心既是道德要求又是自己的底線。幾年前,中央牽頭的質檢大潮中,有很短文/多商品落於馬下。 “瘦肉精”“毒饅頭”等紛紛浮出水面,曝光在民眾面前。引起軒然大波,人人討論著,一時之間良心又被搬到人前討論。得出的結論便是黑心商家,為了利益無惡不作。其實這句話有歧義。商人本就是利益至上的,就這而言,這句話是錯的。但又不全錯,黑心是正確的形容。這些商人沒有守住底線即做生意失了良心。
可對比的也有很多,著名的豐田汽車召回事件。由於一些廠商問題,豐田公司召回了已出廠的中國區的汽車,這其中的損失不言而喻。顯然這一舉動無疑是各行各業的榜樣。使人們知道做生意不僅是利益至上還有最重要的是良心。也是成功的秘訣之一吧。所以做生意應讓良心在心中放晴。
良心是與道德捆綁的。道德是眾人的統一標準,良心是個人的標準。人做事,應先符合自己的良心,讓良心在心中放晴才能夠立足與世。仰不愧于天,俯不作於人。
真誠善良的心,猶如真金一樣閃光,又像甘露一樣純潔、晶瑩。善良的心胸是博大、寬宏的,能包容宇宙萬物,造福於人類蒼生。
行善而不求回報的人經常能夠得到意料之外的回饋,
這是因果迴圈的自然規律,也是天佑善良人的必然結果。
在神的眼目中,善良的人才是最高尚的人、最值得珍惜的人。
善良的人有時會被惡人所欺,但天理必佑之。
一心向善,則神靈必定相助,善願定能如願。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