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壽司染創傷弧菌 切除前臂
南韓一名身患二型糖尿病的老翁,近日進食魚生壽司時,不幸感染細菌。其左手手掌在用膳12小時後迅速腫起水泡,手掌至前臂需要切除,以阻止細菌繼續擴散。該名未有透露姓名的71歲老翁身患二型糖尿病、高血壓和嚴重腎病等,近日進食魚生後,左手手掌心及手背迅速腫脹出一個高爾夫球大小的水泡,其後出現發燒及感到痛楚等症狀,兩日後到全州市的醫院求醫。
醫生診斷老翁感染由創傷弧菌引起的弧菌病,於是先破開水泡,清除感染組織,再用抗生素控制病情。可惜老翁接受手術後,左手皮膚仍然嚴重腐爛,最終不得不截肢阻止細菌擴散。他目前情況良好。
美國每年有大約8萬人因食用受污染的生蠔或貝類海鮮,感染弧菌。擁有健康免疫系統的人,多會自行打敗細菌,但糖尿病會限制血液和營養流向皮膚,令患者容易出現皮膚潰傷的併發症,往往較一般人需要更長時間方能痊癒。加上此案患病老翁有嚴重腎病,令他無法抵抗弧菌侵襲。
https://s.yimg.com/ny/api/res/1.2/Sd5qY_mB3vn6diMRE4LrFQ--~A/YXBwaWQ9aGlnaGxhbmRlcjtzbT0xO3c9ODQ7aD04NDtpbD1wbGFuZQ--/https://media.zenfs.com/creatr-images/GLB/2017-02-13/c1440c60-f1d1-11e6-9df0-0ba4c4398782_Screen-Shot-2017-02-13-at-5-49-25-PM.png.cf.jpg
預防創傷弧菌感染,尤其是患有免疫系統疾病人士或長期病患者,應注意下列事項:
避免傷口接觸海水或生的海產。
徹底清潔及使用防水敷料妥善包紥傷口。 ...
前往街市時,避免皮膚接觸污水。
留意海產的尖刺部份,如魚鰭、蝦頭和蟹等以免被刺傷。
在處理生的貝殼類海產或其他海鮮時,應戴上厚膠手套。
避免進食生蠔或貝殼類海產。
病徵
由創傷弧菌引起的傷口感染可導致壞死性筋膜炎(即「食肉菌感染」)。壞死性筋膜炎是一種軟組織及筋膜(覆蓋肌肉表面的一層組織)的嚴重細菌感染。這種感染能破壞身體組織,嚴重的並可致命。在本港,患上由創傷弧菌引致的壞死性筋膜炎的死亡率大約是百分之三十;而大多數感染個案都是於夏季呈報。
壞死性筋膜炎的病徵可包括皮膚劇痛、紅腫及急速的組織壞死。皮膚變化可源自細小的傷口,如刺傷或瘀傷,但亦有些個案沒有任何明顯的感染源頭。疼痛程度比可見的皮膚變化嚴重。
如進食被創傷弧菌污染的食物,偶爾可能引起腹瀉、嘔吐及肚痛。如患者有其他疾病,尤其是肝病,更可能引致血液感染,徵狀一般包括發燒、發冷、血壓下降和皮膚出現水疱。
傳播途徑
創傷弧菌可透過傷口,尤其當傷口或軟組織接觸到活於海水或海產內的細菌時,或進食生或未徹底煮熟的貝殼類海產,特別是從和暖海水中捕獲的蠔而感染。現時沒有證據顯示創傷弧菌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本港情況
由二零零七年至二零一二年六月期間,衞生防護中心共接獲106宗創傷弧菌感染報告,其中45宗於血液培養出創傷弧菌。在72宗感染後患上壞死性筋膜炎的病例中,59人(佔82%)有長期病患或免疫系統較弱。約半數壞死性筋膜炎的病人須接受截肢手術。關於感染創傷弧菌而引致壞死性筋膜炎的風險因素,在72名病人中,51人(佔71%)表示發病前曾接觸(如處理或清洗)生的海產,而過半數(32名病人)記得曾被魚蝦蟹等活海鮮割傷。
https://www.cfs.gov.hk/english/multimedia/multimedia_pub/images/multimedia_pub_fsf_72/multimedia_pub_fsf_72_01.jpg
認識“創傷弧菌”─海洋中的無聲殺手
佳里奇美醫院感染科暨加護醫學科主治醫師 杜漢祥
創傷弧菌為國內造成壞死性筋膜炎的常見致病菌之一,因生長於熱帶及亞熱帶的海洋之中,又別稱為”海洋弧菌”。
感染創傷弧菌的途徑有兩種:
一、食入含有創傷弧菌的食物,特別是未煮熟的海鮮,如:生蠔、生魚片、甲殼類等。
二、皮膚傷口的接觸,如:被魚蝦或螃蟹刺傷、傷口接觸到海水等。
一般而言,釣客釣魚時不小心割傷皮膚,赤腳在沙灘上散步被刺傷,
這些都是感染創傷弧菌的常見途徑佳里奇美醫院自 7 月 1 日成立至今,已有兩位因創
傷弧菌感染而前來就診。一位是肝硬化的漁民,因腳上有傷口,接觸海水而感染;
另一位是患有糖尿病的蚵民,整理蚵仔棚後,發現右手腫痛,前來就醫。
一般來說,並非每個人接觸到創傷弧菌就會受到嚴重感染。創傷弧菌的感染,
好發於肝硬化、慢性肝炎、糖尿病、酗酒、長期使用類固醇以及癌症的病患。
而這類的病人皆是免疫力較差的族群。居住於台南沿海地區的民眾,罹患慢性肝炎的比
例偏高,且多從事漁業或養殖業,為高危險群,因此要更為小心。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