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s 發表於 2014-9-22 09:38:20

大运河+山东

本帖最后由 coins 于 2014-9-22 09:51 编辑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中国大运河是世界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开凿至今已有1600多年。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频道策划的《行走大运河》大型采访活动从德州一路南下,走临清、过阳谷、穿行微山湖,泛舟台儿庄,试图解开那些散落在民间的有关运河文化的“历史密码”。

  今天起,齐鲁网将同步推出《行走大运河》系列报道,从德州、临清、聊城、阳谷、东平、南旺、济宁、南阳、鱼台、台儿庄等十地,通过记者的镜头、声音详解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coins 發表於 2014-9-22 09:42:40

文化遗风 市民爱唱京剧人人都是票友

如今,运河已经断航,但运河文化的遗风依然在深深的影响着生活在这里的百姓。站在鳌头矶上,不远处的公园里传来阵阵美妙的京剧唱腔。走近这些市民中间,发现人人都是票友,各个都有绝活。

临清市博物馆前馆长马鲁奎:“为什么临清京剧这么繁盛,他有历史传统,我小的时候,在碧家宫那里有个戏楼,戏楼的砖上刻着三庆班就是徽班进京,徽剧就是徽班,徽剧、汉戏江西丽阳腔加上北京的道白,慢慢的演化成京剧了。现在这个崔腔还活在临清,他是京剧徽班进京没变化的还存在着呢,你想知道徽班原来什么样的声音不,上临清来吧!”

  给临清这座城市生命起点的是运河,让其生命脱胎换骨的也是运河。只有当这运河上四处漂来的人潮、物流聚集到它的岸边后,只有运河把它自身的文化生命在此驻留后,这个城市才真正具有了它的精神本质,才能成为具有文化生命的大都市。它的生命精神来自于那运河上的滚滚波涛,来自那运河上白帆樯影下承载的壮阔历史。

  规模堪比天津 明清时山东最大的城市

来临请采访之前,有人问记者采访的主题,记者表示要去探访明、清时期山东最“大”的城市——鲁西北的临清。

  运河让临清成为可能。明正统14年,兵部尚书于谦建议在临清筑城,本来运河环绕的中州地带应该是筑城的理想之地,但当时为了护仓,选择了卫河以东离河较远的粮仓处,称为砖城。因为砖城离运河码头较远,发展工商业不便,商贾旅舍仍然往砖城外的中州地带发展。

嘉靖二十一年,山东巡抚曾铣顺应这种发展趋势,重新修建土城,将运河码头附近的中州地带和砖城包括进去,称为玉带城。这样,玉带城成为周长超过30华里、规模不亚于天津的大城市。

临清市博物馆馆长魏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临清就是一座运河城市,由运河发展起来的。所以他的格局由运河产生,依附运河而建。”

临清老城 90多岁老人手工雕刻一把把杆秤

  临清是元代会通河和明代运河两条运河的交汇之地,整个大运河中也只有临清的运河是从城区穿城而过。在大运河申遗中,临清对元代会通河进行了改造,这条千年运河又逐渐恢复了当年的美丽景色。从鳌头矶向北10米,这段河道已然梳洗打扮过的美丽女子,落落大方的端坐于市井之间。细雨中的会通河,杨柳岸微风轻抚,河上两座古闸桥----会通桥和问津桥,采用元代石和从民间征集的明代贡砖进行了修葺,清新中透着沧桑。

  会通河南岸,是临清的老城。在临清老城走上几趟,仍然可以发现一些以传统工商业命名的街巷,比如马市街、锅市街、箍桶巷、碾子巷、竹竿巷、粜米巷等。听着这些的名称,就能想象出街巷当年的繁华。如今,这些老街巷、老宅子比较完整的保留了下来。街旁的一爿小店里,90多岁的老人精雕细刻般制作出一把把杆秤。

如何把这些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临清市博物馆馆长魏辉说,“运河申遗成功之后,自然游客就多了,他可以用技艺展示卖一些纪念品,给他带来价值,他的工艺就流传下来了,引导他们产生价值,或者政府帮助给他们推广给他们提供一些优越的条件,引导他们向产业性发展。”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运河+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