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童的傳說
河童的傳說,最早起源自中國黃河流域的上游,古時候叫做「水虎」又名「河伯」。戰國時代初期,在魏國鄴縣這個地方。每年雨季一到,河水暴漲氾濫成災,常常奪去許多人的生命和財產,當地的巫女以「河伯娶妻」為藉口串通官員大肆斂財,並且必須犧牲掉年輕女子取悅河伯。
直到鄴縣來了一位名叫西門豹的新縣令,才將「河伯娶妻」的迷信破除,後來提到「河伯娶妻」自然讓人聯想到以智取來抵抗暴政的故事典型。
「河伯」傳到了日本之後,變成了家喻戶曉的「河童」。
對中國人來說,河童就像是水鬼一般的生物,根據古書《幽明錄》上的記載這種生物名叫「水蟲」,
又名「蟲童」或「水精」,裸形人身,身長大小不一,眼耳鼻舌唇皆具,頭上戴一盆,受水三五尺,只得水勇猛,失水則無勇力。
日本民俗學家考證的結果,該生物應該就是該國所說的河童。
日本民俗學家柳田國男在《山島民譚集》裡也寫過一篇「河童駒引」(河童把馬拉進河裡的傳說)的研究,
說它的形體像青黑色的猴子,手腳似鴨掌,頭頂凹陷處像頂著一個碟子,無論是水中或是陸地上,
只要碟子裡面的水不干涸,則力大無窮能與人或馬角力,所以說在日本有句俗話形容天大的災難,就叫做「河童滅頂」。
河童外表長得有點像人,不過手、腳上均長有蹼,相當擅於游泳。另外,河童的背上負有一個烏龜般的甲殼,
而皮膚表面則附著有溜滑的透明黏液,如同兩棲類般。河童的頭頂呈圓盤狀,傳說這部分的皮膚一旦乾涸,河童便會死亡,所以河童多出沒 在水邊。
雖然日本全國各地都有河童出沒的傳言,不過其中卻以琵琶湖的河童傳說起源最早、也最為正統,其附近的安土寺裡甚至藏有河童的木乃伊。
據說琵琶湖中棲息著各種不同種類的河童,其中一些「品行」較差的河童,每年都害許多無辜的人溺斃;這些行為不良的河童會躲在水里,
並趁機拉住人的腳,待把人拉到水里後,再吃掉部分內臟。所以,大家在大山里的水邊一定要小心,萬一遇到河童,只要把它頭上的水盤子裡的水弄乾就行了。
傳說江戶時代的左甚五郎、古代竹田的番匠以及奈良、平安時代的飛驒之匠,這些工匠們在建立神社寺廟或是建城的時候,
流傳著一種咒術,將人的名字寫在紙條上,然後把紙條塞進木頭的縫隙或是草扎的人形(即人偶)裡,這個動作稱之為「叫魂」,
據說建築物會蓋得更堅固牢靠。完成後不用的人形,就會被丟到河川里,後來這些受詛咒的人形,紛紛幻化成河童,到處作亂,對人畜產生威脅。
另外,以陰陽師聞名的安倍晴明,他則以神靈寄附的紙人形(式神)來幫他執行工作,後來一些人因為對式神感到恐懼,
安倍晴明只好把式神封在京都的一條戻橋下,據說河童就是這些式神的子孫。
和陰陽師使喚式神的道理一樣,術士們如果對受害者的名字、毛髮或衣物作法,便可使人發病,甚至死去。
並且還可以偷取他的靈魂精氣,使之為自己服務。
中國清代也發生過「叫魂」的妖術事件:浙江省德清縣為了造橋工程,需要將木樁打入河底,
於是石匠們就借用活人的名字寫在紙片上,貼在預備要做橋樑基座的木樁頂部,再用槌子大力敲下去,這樣會給大錘的撞擊添加某種精神的力量。
由於木樁很難打到河底,倘若使用叫魂之術可使橋墩穩固持久的謠言四起,引起江南一帶的百姓極大的恐慌,人人自危,
誓言要把散播妖術者處死,乾隆皇帝時代的地方官,費了好大的工夫才把擾亂人心的恐慌事件鎮壓下來。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