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隆盛
堂堂明治维新的功臣,怎么落得如此悲惨下场?这就得从明治维新之后的政治斗争说起。
西乡隆盛全力倒幕
西乡隆盛出生于一个下级武士家庭,受到的教育就是封建武士的教育,可以说他骨子里就一直是个武士。
明治维新前,他掌握着萨摩藩的军权。萨摩藩由于萨英战争,在战争中领教了英国的厉害,知道了现代化军队和日本封建军队之间的巨大差别,因此较为进步,有推翻幕府统治,开始日本的维新进程的想法。
1866年初,西乡隆盛就在京都和长州藩的倒幕派领导人木户孝允等人缔结“萨长倒幕联盟”条约,成为倒幕运动中的活跃人物。
与很多人所预料的不同,倒幕战争进行十分顺利,幕府看似强大,实则不堪一击。
西乡隆盛策划了鸟羽伏见之战。这一战充分体现了现代武器装备的巨大优势。日本维新政府的政府军一共有五百八十三百大炮,面对幕府军只有94门大炮,占据了优势,迅速打垮了幕府军。
鸟羽伏见之战
这一战也让西乡隆盛名声大噪,成为明治三杰之一,可以说是明治维新时军方的首席功臣。然而功臣的结局往往不大好,这点在国外也是成立的,一旦卷入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功臣很容易被当枪使。更何况,功臣之间也有很深的不和。
同情武士,与同事渐行渐远
西乡隆盛本质上不是一个贪恋名利的人,他在倒幕战争中功勋卓著,获得了正三位官职,成为诸藩家臣中官位最高、受封最厚的人。然而他本人却受封建武士思想毒害严重,觉得自己这样官职比以前的主人、摩藩主岛津家要高,那怎么能行呢?于是他还是辞职回到鹿儿岛,任藩大参事。
从这件事上看西乡隆盛不会因为贪权夺利而和明治维新的其他功臣发生矛盾。他和明治维新其他功臣的矛盾,更多的是理念问题。
上文说了,他受封建武士思想毒害极其严重,因此考虑问题常从封建武士的利益出发。他这辈子骨子里可能就一直是个下层武士了。然而明治维新是个大幅度进步的时代,封建武士是阻碍明治维新的阶级,必然会被扫到历史的垃圾桶里。
明治政府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的出台,剥夺了十足和地方大名在地方上的权力。明治政府还下达废刀令,编练新军,客观上有利于国家治安和军队实力的提升,但是剥夺了武士的军事特权。
出身于下层武士的西乡隆盛看在眼里,难受在心里。毕竟下层武士如果军事特权也没了,很有可能不知道干啥就结构性失业了。他有责任给他们找一条新路,那就是侵略朝鲜。
参与叛乱,战败身死
然而侵略朝鲜也不是你想侵略就能侵略的。朝鲜当时的宗主国清朝还没暴露出特别软弱的一面,贸然侵略朝鲜,惹怒清朝,刚开始明治维新的新政府怕是会很容易导致内忧外患不断。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大久保利通否决了这一提议。
大久保利通
在鹿儿岛的西乡隆盛心有不甘,建立私学校和赏典学校,收留了一大批失意的下级武士,将鹿儿岛俨然成为士族的割据势力。那里的牢骚酸话源源不断流入东京的帝国大员耳朵里。有人扬言:“俺认为,还是回到德川时代好。”更有人说道:“什么时候,我们再腰问插上两把刀,站在大路上呢?”
暗流涌动下,叛乱终于爆发,明治政府为了防止鹿儿岛叛乱,准备将军火弹药运走。私
学校学生对政府将鹿儿岛的军火弹药运到大阪一事尤为不满,他们抢劫了军火库,又策划了“暗杀西乡”事件,诱使西乡隆盛成为叛乱士族的代表,西乡隆盛就这样被下级武士当成了刀子使。
西南方向的叛乱军刚开始打的时候实力其实并不强大,就连熊本都打不下来。然而叛乱军不能获胜,并不代表政府军打得很轻松。在最关键的田原坂会战中,政府军先后投入了11000人,其中战死1766人,伤2399人;叛乱军投入了9000人,战死1200人,伤2100人。政府军平均每天消耗子弹322500发,炮弹1000发以上;而叛乱军每日消耗子弹也达数万发。双方打得可是比倒幕战争都激烈多了。明治政府为了平息叛乱,共花费了4200 万日元的军费。
西乡隆盛在政府军的强大压力下还是输掉了战争,身中数弹,连剖腹都做不到,只能让战友给他介错,死得像个真正的武士。
虽然西乡隆盛最后参与了叛乱,日本政府还是认可他在明治维新中的丰功伟绩。上野公园至今都还保存着他的雕像。在历史大潮中如果不能保持进步,就会被后来的革命者吞没,西乡隆盛就是一个例子啊。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4/4e/Toba_Fushimi_battle_monument_in_Tobarikyusekikooen_detail.jpg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2018/11/17/067fdfe28f8945d486db8e77a3d26c0b.jpeg?imageView&thumbnail=550x0
鸟羽·伏见之战
https://i1.kknews.cc/SIG=2u19k57/qq60002n3461qnq88o4.jpg
https://i1.kknews.cc/SIG=2kbgpk/q03000873o832q5s452.jpg
https://i1.kknews.cc/SIG=3f20il9/qq60002n37s8o0q1236.jpg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