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真的能影响情绪吗?
人在整个月运周期内的睡眠状况会有所不同。例如,2013年睡眠研究实验室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发现:在实验参与者没有接触任何月光的情况下,与其他时期相比,人在满月期间平均要多花5分钟时间才能入睡,且整体睡眠时间会减少20分钟。受试者大脑活动的实时检测结果表明,他们的深度睡眠量减少了30%。但后续的研究却没能有同样的发现。
牛津大学研究睡眠的弗拉迪斯拉夫·维亚佐夫斯基(Vladyslav Vyazovskiy)指出,关键问题在于:这两项研究都没有监测病患个体在整个阴历月或几个月期间内的睡眠情况。他还补充提到,“要系统地解决这个问题,唯一方法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录同一个人持续不同阶段的睡眠情况。”
这也正是韦尔在双相障碍患者研究中的做法——在某些病例中,他记录了患者多年内情绪发作的日期。“人对月运周期的反应各有不同,即使你把我收集的所有数据放在一起,我也不确定你会有什么样的发现。找到真相的唯一方法,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去观察每一个个体,然后你就能发现这中间的模式。”
韦尔这样做之后,发现他的患者可以分为两类:一部分人的情绪波动似乎遵循一个14.8天的周期,而另外一部分人遵循的周期为13.7天;其中一些人偶尔还会在这两种周期之间相互切换。
我们一直认为人类和某些鸟类、鱼类、昆虫不同,并不具有磁感。然而,今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对这一假设提出了挑战。该项研究发现,人们在接触到磁场变化时(这种变化相当于我们在当地环境中移动所经历的变化),人脑中α波的活动强度会大幅下降。人在清醒但没有进行任何特定任务的情况下会产生α波。这些变化的意义尚不明确。它可能是一种不相关的进化的副产品,也可能是环境中的磁变化在悄悄调整人脑的化学反应。
磁学理论非常吸引韦尔。因为过去10年中的各项研究表明,果蝇等生物中存在一种叫做“隐花色素”的蛋白质,可以作为磁传感器。隐花色素是分子钟的关键组成部分,分子钟让我们的细胞和组织 (包括大脑) 有了24小时的“昼夜节律”。
隐花色素与“黄素” (吸收光的分子) 结合时,不仅能告诉生物钟这是白天,还会引发其他反应,让分子复合物对磁性敏感。英国莱斯特大学的行为遗传学家班伯斯·基里亚科(Bambos Kyriacou)团队已经证明,接触低频电磁场可以重置果蝇的昼夜节律钟,改变其睡眠时间。
如果人类也是这样,那这就可以解释韦尔和埃弗里在双向障碍患者身上观察到的突然性情绪变化。韦尔说:“这些患者在经历情绪周期变化时,昼夜节律的时间变化也相当显著,他们的睡眠时间和时长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然而,尽管隐花色素也是人体生物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和在果蝇中的作用机制略有不同。英国特丁顿国家物理实验室的物理学家亚历克斯·琼斯(Alex Jones)说:“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隐花色素似乎并不与黄素相结合;没有黄素,我们就不知道磁敏感的化学过程是如何被触发的。从这个角度考虑,我认为(人类)隐花色素不太可能对磁场敏感,除非人体内还存在其他可以检测磁场的分子。”
虽然到目前为止,科学界还没有证实人类也具有这种机制,
但本文有关的几位科学家都没有反驳韦尔的基本发现:双相障碍患者的情绪波动是有节奏的,
且这些节奏似乎与月球的某些引力周期有关。
韦尔仍然对这一机制持开放态度,他希望其他人能以这一机制为基础,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我还没能弄清它的影响机制,在我看来,我的发现反而让这一切变得更加迷雾重重。”
https://i.pinimg.com/originals/ed/2b/9f/ed2b9fd4497b184ba5043c0a34214a55.gif
https://thumbs.gfycat.com/CourageousTalkativeFluke-small.gif
月亮会影响人的心情。
人的心情,就是对环境和自身的一种心理反映。月亮作为环境的一部分,肯定会对人的心情产生影响。
但是月亮与人的情绪是否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还没有足够的事实依据和科来学理论。
有些理论认为月亮会像引起潮汐那样影响人体的体液、激素,但是没有任何可靠证据能证明这一点。
没有科学的统计数据是没有说服力的。
也有理论认为看到明月时天气晴朗,是气压的变化影响了人的情绪。
源这中说法好像更zd靠谱一点,但是也不能排除月亮是否有直接作用。
有一些西方报道称,满月时犯罪率增加、精神病人发病增多,人的情绪不稳定。
但是我们同样也可能有过这样的感觉,看到满月时觉得心情安宁。
在这里起作用的可能更多是文化因素,而不是月亮本身。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