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內置GPS系統」
【經濟日報專訊】我們怎樣知道自己身處何方?本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3名得主破解了其中玄機,他們的研究論述了動物大腦的「內置GPS系統」如何運作,或有助尋找腦退化症的療法。空間感與導航能力是動物生存的基礎之一,但這些功能的起源之謎,卻困擾了多代科學家和哲學家。
「位置細胞」繪地圖 知身在何處
學界1971年終於寫下答案第一筆。擁有美英雙重國籍的神經學家奧基夫(John O'Keefe)發現,老鼠身處不同地點時,大腦海馬體(Hippocampus)中部分細胞會有規律地活動,這些「位置細胞」(Place Cells)會繪製地圖,讓老鼠知道自己在哪裏。
不過,整個導航系統的神秘面紗要到2005年才可揭開。奧基夫在倫敦大學學院的兩名挪威籍學生莫澤夫婦(May-Britt Moser & Edvard I. Moser)發現,海馬體旁邊內嗅皮質(Entorhinal Cortex)的「柵狀細胞」(Grid Cells)可以辨別方向,並且與位置細胞互相合作,令老鼠不會迷路。
學界後續研究證明,人類大腦的導航機制亦與老鼠類似。
不同細胞合作 高層次認知
諾貝爾委員會表揚3人的研究展示了不同細胞如何合作,執行較高層次的認知功能,有助尋找治療辦法,解決腦退化症(俗稱老人痴呆症)患者經常迷路的問題。
現年75歲的奧基夫會與莫澤夫婦對分800萬瑞典克朗(約857萬港元)獎金。
獎項揭盅時,52歲的愛德華莫澤正在前往慕尼克的飛機上,落機後收到鮮花才知自己獲獎,感到非常意外。
他的51歲妻子梅布里特亦對得獎表示「震驚」,她指自己和丈夫有共同愛好和理念,夫妻檔更勝在不用打電話約對方會面,對研究相當有幫助。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