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地面對得與失
有時候,失去了金銀財寶,但得到了一家人的安全;失之固然可悲,得之也能可喜。有的人得了一些酒肉朋友、冤家債主,失去了道義之交、有情有義之友;如此得失,也甚感不值。周文王得到姜太公而建立周朝,奠定八百年基礎;劉備得臥龍、鳳雛而有天下,可惜鳳雛早逝,臥龍忠心為國,也能造就三國鼎立之勢。唐三藏玄奘大師得到窺基,而能將唯識宗大為發揚;惠能大師得到神會,而使南宗的大法弘傳全國。
可見,只要正視人生的得失,月亮即使有缺,也依然皎潔;人生即使有憾,
也依然美麗。那麼,如何正視人生的得失呢?
首先,對於得失,態度要坦然。所謂坦然,就是生活所賜予你的,要好好珍惜,
不屬於你的,就不要自尋煩惱,此其一;其二,就是得失皆宜。得而可喜,喜而不狂;失而不憂,憂而不慮。這種態度,比那種患得患失、斤斤計較的態度要開朗,
比那種得不喜,失不憂的淡然態度要積極,要有熱情。
因為患得患失是不理智的,得失不計是不現實的。
該得則得,當舍則舍,才能坦然地面對得與失,找到生活的意義。
這樣的得失觀才是比較客觀而又樂觀的。
得失,認識要分明。在生活中,有的得不是想得就能得的,有的失不是想失就可失去的;有的得是不能得的,有的失是不應失的。誰得到了不應得到的,就會失去應該擁有的。
當嗜取者取得不義之財的同時,就失去了不應失去的廉正。
因此,當得者得之,當失者失之。
人生,失去了金錢、資用,會有再來的時候;失去人格、道德,不容易恢復。
尤其,得人容易,得人心難;得人心難,失人心容易。
得失之間,富含人生哲理也。
人生苦短,歲月無情,風雨難測。人生,有如一輛高速行駛的單程列車,有去無返;
車廂有時人多擁擠,也有時空曠寂寥,人生有得失,也會有悲喜。
回首過往,有成功的喜悅,也有遺憾的欠缺;有過痛徹心扉的感覺,
有過抱憾終生的困惑。無論人生多麼精彩和成功,
多麼沮喪和失敗,不外乎得失二字。
破鏡可以重圓,但是會有裂痕,不如換掉,會有一份好心情;
處心積慮未必能果,放手後退未必能錯,一切隨緣就好,功過得失自有判斷。
絕望時,船到橋頭自然直,一定會有新的希望;
快樂時,保持一分清醒,勝不驕,敗不餒,進退自如。
人生,沒有永遠的高歌猛進,也不可能總在低谷徘徊;
懂得取捨,學會妥協。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proxy/L8LPOATIA2frJlpePIxL6GR4iOAsjE9GBBgDO_jEr0qZB3GAGyiEFYSxpMAzp3FToc-onuqFFu8NCB27JMEUG1Y9_1MEdArlNUHaLTiOYRlcsITPm2V928XUoeDxdAnwTL-X
得與失,是一種心態。得到了,不可小富即安,也不可貪得無厭;失去了,
不必痛心惋惜,更不可一蹶不振。得到的不一定是好事,失去的也不一定是壞事。
「塞翁失馬」的故事就告訴我們:得與失的轉化往往是出乎意料的。
月有阴晴圆缺,得失之间不必太在意,这是一种健康的常态。得到与失去之间,不要计较太多,得失都是我们经验的累积,我们需要真切地感受这些快乐和遗憾。
不要为了人生的得失而一味伤感。得失其实是一个辩证体,得到的同时也会失去,两者之间是辩证的关系,获得之中有失去,失去之中有获得,关键在于你如何发现其中的得。
首先,面对得失一定要淡然。这里的淡然指的是生活对你的馈赠,一定要好好地利用,那些不属于你的,也不要太过觊觎。
其次,面对得失要把握分寸。一味地患得患失是没有好处的,完全不计得失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所以,不想要的就放弃,想要的就去努力争取,这样才能以淡然的心态面对,生活也会充满乐趣。这样的得失观才是我们最需要的。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