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的理論養生
芒種節氣後,雨量增加,空氣濕度加大,蚊蠅大量滋生,各種疾病也容易傳染。人體在這個季節會感到疲乏無力,口乾舌燥,身體虛弱、懶散,我們也常成為“夏打盹”。夏季分成孟夏、仲夏和季夏。孟夏是生的意思,氣機開始生髮;仲夏是全的意思,“草木萬物已成”;到了季夏,草木旺盛,在茂盛興旺之後就面臨著衰敗,秋季就到了。我們現在就處於仲夏時分。
在養生上,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要強迫”。農諺有云:芒種不強種。意思是到了這個季節,不能違背規律再勉強種植。對於人體也是這樣,飲食睡眠都要“守規矩”,吃飽了就不要再吃,睡醒後就不要再睡,否則容易物極必反。
夏季我們常聽到一個詞就是“濕邪”,中醫認為,濕為陰邪,會損傷人體的陽氣,因其性重濁、粘滯,故易阻遏氣機,若感濕邪後多纏綿難愈。 “濕邪”尤其對於人的脾胃影響很大。在北方,降雨量比南方少,很多人長期處於疲勞狀態,運動少,心情不舒暢,會感到脾胃功能欠佳,中醫上叫做“內生濕邪”,要是再不小心被雨淋,就容易出現“外感濕邪”,相互作用,就容易患病了。
在生活上,要注意勞逸結合,過度疲勞容易導致濕邪的乘虛而入,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夏季晝長夜短,適當晚睡早起,是符合養生原則的。天氣熱,不易入睡,比平時推遲半小時入眠,早晨還是同樣的時間起,甚至早起半小時,都不會有什麼影響,但不可熬夜,時間不應超過12點。中醫上提倡睡子午覺,子夜是晚上23點到凌晨1點,午是中午11點到13點。平日的午間瑜伽課,大家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多躺一小會,調整呼吸,做休息術;時間不充裕,哪怕少練幾個體式,也要躺下來自己做休息術,盡量不要馬上去洗澡或者去做別的事。
飲食方面,多吃祛濕、降濁、消食、養陰的食物,中醫上常用的祛濕三件寶,即杏仁、白蔻仁和薏苡仁(薏米),可以滲濕利濕,消積散滯、清熱潤肺。不宜食甘甜食物或過於油膩的肉類,甜食損傷脾胃,在體內產生痰濕,身體表現為困重、腹部脹滿、小便赤短、舌苔黃膩,我們也叫做“上火”。多吃一些埋在土裡的食物,如土豆、花生、蘿蔔,山芋,以及滋陰補脾的食物,如綠豆、豆腐、蓮藕等。多吃各種瓜類,解除暑熱並大量補充水分,如苦瓜、絲瓜、黃瓜、冬瓜。拿冬瓜來說,500克的冬瓜就相當於喝了450毫升的水,可有效的降血壓、保心臟。口味上少甜而多酸,可補充出汗過多丟失的津液,如楊梅、山楂、番茄等。有認為紅色的食物有效地抗氧化,對於心血管有很大的好處。如番茄清熱解毒,涼血平肝,生津利尿,還可養護心臟,是夏季的上佳食材。
在瑜伽的理論中,心臟在神經密集的區域,叫做“安納哈塔”,即心輪,這裡是表達和接受愛的神經叢,中醫裡也認為是氣所聚集的地方,代表著撫育和關愛等情感。心輪把代表體力勞動的下半部分和代表腦力勞動的上半部分像橋樑一樣連接起來。瑜伽傳統認為,人們是用心臟而不是大腦來思考的,冥想被認為是非常有助於補充心臟能量的方法。在靜心時,人體內部環境的協調可以達到最佳狀態,陰陽恢復到最初的平衡點,體內的氣血因肌肉的放鬆更加流暢,心率和呼吸變緩,許多損傷的組織得到修復。傳統中醫也常提到“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推薦的冥想練習:手放心輪,感受雙手傳遞給心的溫暖和關愛,並伴隨呼吸去接納它。吸氣,我接納;呼氣,我微笑。可以在呼吸中加入屏息,吸氣——屏息——呼氣——屏息。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