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這兩句詩是出自唐太宗李世民〈贈蕭瑀〉詩中的名句︰「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它極富有哲理性的啟示,與鮑照詩中的「時危見臣節,亂世識忠良」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風平日麗的日子裡,「勁草」混同於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環境中,「
誠臣」也容易混同於一般的人們︰其特殊性沒有顯現出來,因而不易鑑別。
只有經過猛烈大風和動亂時局的考驗,才能看出什麼樣的草是強勁的,什麼樣的人是忠誠的。
總之,這首詩形象而深刻地說明︰禁受得住大風摧折的草,才稱得上強勁;
只有在嚴峻危急的關頭,才能考察出一個人的真正品性和節操;
只有經過血與火的洗禮,才能識別出誰是堅定的忠臣。
古代宋朝有忠臣岳飛精忠報國,不畏金兵的強悍與奸臣的讒言,
在生命危險前不計個人的危難,一心要收復故國河山;關羽兵敗城破,
面對曹操的各種金錢美女的利誘,依然不肯背盟負主;
文天祥數次兵敗後被俘,面對生死要挾與高官厚祿的引誘,也仍然不肯背叛舊朝。
真正的忠臣義士都不會因為逆境或生命處於危險就放棄自己的節操,
因為他們都有非常堅定的信念。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