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ness 發表於 2014-11-7 10:56:54

活著,是一種修行

聯繫我們,關注我們 當秋絮紛擾,我們知道又是一冬。 冬去春來,又是一年。 再美的心情,都會留在昨天,歷史如我,我如蟪蛄。 有人說,我們一生下來,就學會了哭——這個伴隨我們一生的行為。 我們的人生的第一步,就從這裡走起。 等到你學會了思考,你就已經邁出了人生的第二步。 這一步邁的很辛苦,也很痛苦。 我們一直尋求生活的意義,人生的價值。 我們開始認識這個世界,學習這個世界,甚至想要改變這個世界,當然是向好的方面改變。 那什麼是好,什麼又是壞,就成了我們思考的問題。 漸漸的,當我們生活在一個穩定的時空中,每天重複一樣的事情,十年如一日,我想我們或許就已經進入人生的第三個步驟了。 慢慢的,我們不想要去分辨是非,探究人生。 因為生活已經為我們製造了潛意識,我們漸漸依靠著潛意識活著,習慣了慣性,不好停也不想停下來。

可是還有一步,貫穿了我們整個人生,那就是死亡。

死亡或許是我們最可怕的敵人了。 它無時無刻不存在,也無處不在。 對死亡的恐懼,讓我們害怕黑暗,害怕鮮血,畏懼電閃雷鳴。 生命對於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所以我們格外珍惜。 我們思考人生,思考世界,唯獨對死亡避而不談,以期待死亡就會悄悄的與我們擦肩而過。 如果不必要的談及,人們就會搪塞一句“人固有一死,有人死的靠前,有人死的靠後,僅此而已。”我們不去談論死亡,因為那個離我們太遙遠,樂觀者會這麼說:“它如果沒來,那它就不會來,它如果來了,你就跟它走了,有什麼好憂愁的呢?”伴隨這個念頭,我們似乎也就看淡了死亡,覺得整個人也灑脫了很多。

我們都沒有真正的正視過死亡,也沒有對它有理性的思考。 今天中午跟同事吃午飯的時候聊到我的西藏之旅。
“你去西藏了有沒有去看天葬?”她好奇的問。
“沒有”,我淡淡笑著回應她,“天葬不是每個遊客都可以觀看的,而且看了天葬會一個星期吃不下東西的。”我給了她她最想要的答案。
於是她就帶著那種驚恐,厭惡的表情回應我,“唔,那些看天葬的人好勇敢。”
另一位男同事就搶著說,“我在電腦上看過天葬的整個過程視頻,整個,高清的。”他著重強調了“整個”,“高清的”這兩個詞,好像這樣就表現出他的勇敢,然後撇撇嘴說,“真叫慘吶。不過死人我見太多了。”

我是不知道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死亡有一種思考的,也許是從知道了我爺爺和姥爺的病情之後吧。 我是那種關心我的親人甚至超過了自己的人。 那時的每天都在做噩夢,生怕自己每天早上睜開眼睛就會聽到噩耗。 因為身在國外,本身就不常與家里聯系,也害怕事情真正發生了之後還被蒙在鼓裡。 於是每天都很害怕,不住的擔心。 尤其是我的父親也是一個愛抽煙喝酒的人。 他的身體狀況也讓我常常擔憂。

直到我讀到畢淑敏的文章《預約死亡》,我才對死亡有了一個更理性的認識——死亡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除非那些出現意外事故的,我沒有什麼好辯解的。 當我們知道死亡離我們不遠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已經“死亡”了。 我們開始經歷整個過程——質疑,痛苦,掙扎,絕望。 等待死亡或許是個最煎熬的工作了,你每一秒都懷有希望,但是每一秒都在擔心下一秒失去它。

“上帝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古希臘歷史學家Herodotus(希羅多德)
或許這個應該反過來講,“上帝使人瘋狂,必先使其滅亡。”
活著,是一種修行。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活著,是一種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