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螳臂擋車
螳臂擋車魯國的顏闔性情相當剛烈,有一次被聘為衛國太子蒯聵的師傅。 他從來不曾擔當過如此重要的職位,內心的惶恐可想而知。 於是,只好求教於衛國的大臣蘧伯玉大夫,請教如何教導太子。
蘧伯玉大夫就針對他的行為,引用螳螂的例子來規勸他:“任何物體靠近螳螂的時候,即使靠近它的是一輛車子,它也照樣揮動鐮刀似的臂,奮力抵抗,這實在是因為螳螂無法辨清自己的身分,而太過於相信自己能力的緣故。你現在的情形亦正和螳螂一樣,你太高估了你自己的能力,所以才會不智地想去當太子的老師。如果你過分地堅持自己的意見,必定會遭受太子的不滿。所以你務必要小心從事。”
故事的意思是,以螳螂舞動鐮刀似的雙臂對抗車子的情形作為譬喻,勸人不要自不量力。
呆若木雞
有一位紀先生替齊王養雞,這些雞不是普通的老母雞 ,而是要訓練好去參加比賽的鬥雞 。
紀先生才養了10天,齊王就不耐煩地問:“養好了沒有?”
紀先生答道:“還沒好,現在這些雞還很驕傲,自大得不得了。”
過了10天,齊王又來問,紀先生回答說:“還不行,它們一聽到聲音,一看到人影晃動,就驚動起來。”
又過了10天,齊王又來了,當然還是關心他的鬥雞 ,紀先生說:“不成,還是目光犀利,盛氣凌人。”
10天后,齊王已經不抱希望來看他的鬥雞。 沒料到紀先生這回卻說:“差不多可以了,雞雖然有時候會啼叫,可是不會驚慌了,看上卻好像木頭做的雞,精神上完全準備好了。其他雞都不敢來挑戰,只有落荒而逃 。”
這便是“呆若木雞”的出處。
原來,呆若木雞不是真呆,只是看著呆,其實可以鬥,可以應戰,可以嚇退群雞。
活蹦亂跳、驕態畢露的雞,不是最厲害的。
目光凝聚、紋絲不動、貌似木頭的雞,才是武林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敵人望風而逃。 木雞不易得,養雞人知道。 武林高手難求,行走江湖的人也知道。 “望之似木雞”,這是鬥雞追求的境界。 不是驕氣,不是盛氣,最終是一分呆氣。
評語:外表的活潑、逞強、伶俐,都是好的,但是還不夠,還需要不斷地磨練,把浮躁和妄動收斂起來,把力量凝聚於內,看似呆呆的、無啥稀奇,可是那些存心挑釁、爭先恐後的鬥雞,碰到一動不動內蘊真氣的木雞,卻根本不得近其身,對方還未出手,自己先就嚇破膽了。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