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標靶治療問基因
大腸癌標靶治療問基因 腫瘤縮小存活增癌症治療效果因人而異,臨床上患者對於藥物的反應程度,必須考慮癌細胞基因的影響。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王照元副院長說,過去醫療團隊不考慮基因差異,只憑經驗給藥,效果不好就換藥;現在治療大腸癌多採個人化醫療,透過基因檢測,找到適合不同患者的藥物,確保患者能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王照元副院長表示,大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台灣將近有1/5的患者到了第四期才發現罹患大腸癌,曾收治一名50歲婦人,認為自己沒有生病不需要定期做檢查,發生症狀時也沒有及時治療,導致就醫時已是第四期。
由於該婦人的肝臟轉移面積很大,長了7顆惡性腫瘤,且腫瘤過大無法切除,王照元副院長先透過多點基因檢測,判定該婦人基因沒有突變,再選用適合的標靶藥物合併化療,治療的反應很好,腫瘤也從7顆減至3顆,病灶變小切除後,存活率也因此提升。
王照元副院長指出,相對於傳統的化學治療,標靶治療不是將所有正常細胞及腫瘤細胞毒殺,而是針對腫瘤細胞做抑制。晚期大腸癌根據基因是否突變而使用不同的標靶,將會影響患者的存活率。2014年歐洲臨床腫瘤醫學會最新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轉移性大腸癌患者依據多點基因檢測的結果,選擇適當的第一線標靶藥物,可以明顯延長病人整體存活時間達八個多月。
民眾若有腹瀉及便秘交替發生、大便帶血或解不乾淨、或有腹脹、腹痛等,都應提高警覺!王照元副院長提醒,政府提供年滿50至74歲的民眾每兩年一次免費糞潛血檢查的篩檢服務。要避免發現癌症時為時已晚,就不要害怕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並有好的飲食習慣才是良方。若不幸罹患轉移性大腸癌,仍可透過多點基因檢測,選擇適當的治療策略,並配合個人化的第一線標靶用藥,不只提升患者存活時間,更可以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