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掃墓禁忌及禮儀
清明節來源全年廿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就是「清明」,坊間有幾種關於它起源的傳說,其中一個是來自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之時,只有忠臣介子推追隨其左右侍候。當公子重耳沒有食物而饑餓難堪之時,介子推忍痛割自己身上的肉給重耳充饑。
後來重耳重返晉國稱侯,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在他登位後立即對介子推封侯賜丞相,但他竟然不接受封賞,並與其母隱居深山。晉文公親臨深山追尋介子推,為要迫他出來更放火燒山,但是介子推寧願與母同被燒死也不肯出來。晉文公深感悔疚,為紀念介子推兩母子,遂下令將此日定為「寒食節」,全國百姓在此日不准生火煮食,並親自到場拜祭,因此慢慢演變成祭祖的習俗。
清明節掃墓禁忌及禮儀
在掃墓的當日朝早,洗面前之前,先照鏡看自己的額頭,看看有沒有烏黑的氣色,如有則表示時運較低,若能不去為掃墓最好;若一定要去,可隨身佩戴玉器(古玉效應更好),以作化解。
在掃墓之前的時間 ( 由起身開始計 ) 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衣著整齊,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
到了先人墓前,將帶來的香燭冥鏹、鮮花果品、燒 、酒等物及先人生前喜歡吃的東西 ( 祭祀禮品多寡隨意 ) ,擺放在墓前。首先燃點香燭,奉香給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 ( 當墓地的守護神 ) ,隨之恭敬地向先人叩拜上香獻花,然後燃燒冥鏹,奠酒 ( 即將酒灑在地上,這代表向先人敬酒 ) ,禮畢。便將禮祭先人的食品吃掉,待香燭點完後可離開。
墓地是陰靈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過墳墓及供品,嘻笑怒罵,污言穢語,亂跑亂碰,隨處小便,這樣做不單只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對附近的靈體構成滋擾。在墓地範圍要內維恭維謹,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態度,以免得罪陰靈。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