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林 發表於 2014-7-23 09:35:31

黎以冲突由来

黎以沖突由來已久,今天特地搜索資料,整理出了衝突的原因。
1943年黎巴嫩獨立時,各教派之間曾簽署《國民公約》,按照當時各教派人口比例分配權力,規定總統由基督教馬龍派教徒擔任,總理由遜尼派穆斯林擔任,議長由什葉派穆斯林擔任,議會席位按照三大派別的人口比率分配。此後數十年間,在馬龍派和穆斯林溫和派治理下,黎巴嫩成為中東地區最穩定的國家,旅遊、銀行、過境貿易給其帶來高額收入,人民生活水平與石油國家不相上下,首都貝魯特更成為與蘇黎士並稱的國際金融之都和中近東交通、教育、文化中心,號稱“近東巴黎”,黎巴嫩鎊也成為和瑞士法郎、西德馬克一樣堅挺的國際貨幣。
    然而從60年代起,由於穆斯林人口出生率猛增,一部分穆斯林極端分子要求修改《國民公約》,增加穆斯林的權力。 1971年後,流亡約旦的巴勒斯坦游擊隊組織因干涉約旦內政、希望建立“國中之國”而被約旦國王用武力驅逐出境,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前往黎巴嫩。當時的黎巴嫩基督教政府出於阿拉伯同胞的情誼接納了這些武裝人員,然而後者再次反客為主,直接介入黎巴嫩內部權力鬥爭,扶植和武裝伊斯蘭勢力,打擊基督教勢力。
    黎巴嫩從此內亂頻生。 1975年4月13日,巴勒斯坦游擊隊槍擊了一座基督教教堂,打死4名長槍黨(又譯弗朗吉亞黨,馬龍派的政治組織)黨員和數名平民。為了報復這一暴行,基督教長槍黨採取了以牙還牙的措施,在當天伏擊一輛載有26名巴勒斯坦人(​​包括游擊隊分子)的公共汽車,將其乘客全部殺害,由此引發黎巴嫩長期、殘酷的內戰。
   在阿拉伯國家聯盟支持下,敘利亞派出3萬軍隊進入黎巴嫩。 1976年馬龍派教徒薩爾基斯當選為黎巴嫩總統,並在敘利亞、以色列、美國和沙特的共同支持下,試圖樹立權威。到1977年,黎巴嫩分裂成由敘利亞部隊控制的北部地區,由基督教徒控制的海岸地區以及由激進派穆斯林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控制的南部幾塊飛地。
       巴勒斯坦游擊隊以黎巴嫩南部為基地,多次潛入以色列襲擊以軍哨所、而且向以色列村莊發射火箭和砲彈。 1978年3月,巴勒斯坦武裝人員再次潛入以色列,襲擊一輛公共汽車,為報復這一恐怖行動,以色列部隊舉行了代號“利塔尼”的軍事行動,於1978年3月14日入侵黎巴嫩南部,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根據地發動毀滅性進攻,佔領了利塔尼河以南的大片地區。後以色列人遵照聯合國決議撤出,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該地區。
    1980年,敘利亞在黎巴嫩中部貝卡谷地集結兵力,後又在那裡部署蘇制薩姆-6地空導彈。基督教長槍黨人佔領貝魯特-大馬士革戰略公路附近扎赫勒周圍的高地後,敘利亞對其發動大規模進攻;以色列出動飛機襲擊敘利亞人,並轟炸貝魯特地區,以示警告。
       1981年7月24日,敘利亞和黎巴嫩基督教武裝達成了一項臨時停火協議,巴勒斯坦武裝組織隨即同黎政府軍交戰,奪佔了黎南部大片地區。 1982年,為了趕走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直抵貝魯特郊區,迫使巴解組織游擊隊撤離黎巴嫩。 1982年9月14日,接替薩爾基斯的黎巴嫩當選總統貝希爾·杰馬耶勒被暗殺;他的哥哥、溫和派基督教領袖阿明·杰馬耶勒就任總統。暗殺杰馬耶勒的兇手事後被查明是敘利亞特工,但是沙龍當時卻指責巴勒斯坦人為凶手。
       為了報復這一行為,1982年9月16至18日,長槍黨進入貝魯特西區的薩布拉和夏蒂拉難民營,殺害了其中328名巴勒斯坦人,雖然兇手是長槍黨,沙龍和以色列軍隊卻成了譴責的對象。此後美國海軍陸戰隊、英國、法國和意大利部隊作為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貝魯特。以色列軍隊從黎巴嫩舒夫山區撤出後,德魯茲教派民兵在其首領W·瓊布拉特率領下,與基督教派民兵和黎巴嫩政府軍激烈交戰,佔領該地區。
      1983年4月18日,美國駐貝魯特使館被炸,50多人死亡。同年10月23日,在事先未得到任何警告的情況下,美國和法國在黎巴嫩的維和部隊駐軍司令部相繼被炸,美軍死239人,法軍死58人。為了報復這一行為,美國戰列艦從海上開砲,轟擊敘軍和德魯茲民兵陣地。由於面臨國家分裂的危機,傑巴耶勒主張通過全國和解,由長槍黨、馬龍教派、德魯茲教派、遜尼派、什葉派以及其他各派政治領導人談判,解決分歧,以達到穩定政府之目的。該年12月,巴解組織領導人阿拉法特及其追隨者在的黎波里受到由敘利亞支持的內部反對派襲擊,被困6週之久,後被迫撤至一艘掛有聯合國旗的希臘輪船上。
      1984年2月,美國海軍陸戰隊撤離貝魯特,但黎巴嫩仍被敘利亞軍隊佔領。為牽制什葉派阿邁勒民兵和德魯茲民兵,經黎方默許,巴解武裝從1985年起陸續重返黎巴嫩。後者隨即與阿邁勒民兵武裝發生矛盾,1986年9月雙方爆發大規模衝突。 1987年2月,什葉派阿邁勒民兵在敘利亞支持下包圍夏蒂拉、薩布拉等多處巴勒斯坦難民營,用重砲、坦克轟擊難民營,造成數万人傷亡(雖然比1982年“被以色列軍隊屠殺”的人更多,但這次暴行卻未遭到國際譴責)。為解救難民,聯合國向被圍難民營派出緊急救援隊。
      1988年4月,什葉派穆斯林阿邁勒運動民兵與真主黨民兵在貝魯特南郊爆發大規模武裝衝突。交戰初期,阿邁勒武裝控制了大部分什葉派居民區,真主黨民兵遭嚴重挫折。但真主黨民兵在伊朗革命衛隊支援下,重新集聚力量發動反攻,奪回貝魯特南郊80%的地區,雙方死傷千餘人。
   1989年3月14日,黎基督教強硬派人物、黎政府軍原總司令奧恩發動“解放戰爭”,旨在將敘利亞軍隊趕出黎巴嫩。導致了以奧恩政府軍及基督教民兵為一方,敘駐黎部隊及穆斯林民兵為另一方的大規模砲戰,造成5,000多人傷亡、數十萬人逃離及10多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為結束內戰,在阿盟主持下,黎各教派首領1989年9月在沙特開會,通過全國和解的《塔伊夫協定》,但奧恩拒不承認黎新政府和當選總統。 1990年10月13日,黎政府軍在敘軍坦克、飛機支援下攻入貝魯特東區,奧恩戰敗出走,殘部投降。
      黎政府開始在全境行使權力,著手實行將所有派別武裝撤出首都的“大貝魯特”計劃。至次年5月,除部分真主黨武裝外,黎各主要派別武裝均撤出貝魯特,交出武器宣布解散。長達15年,造成14萬人死亡和數百億美元經濟損失的黎巴嫩內戰基本結束。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黎以冲突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