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解碼——北水湧港新常態
港股「大時代」繼續上演,市場預期中港基金互認後,北水南下政策陸續有來,大市經調整後再升機會高,年內重見歷史高位32000點應非難事。相比海外股市,內地散戶較熟悉港股,加上估值較A股便宜,相信北水湧港成新常態,料本地大藍籌、中資金融股及A、H差價股,將成為中國公募基金增持對象;波動較大的增長型股份,如科技、新能源、健康護理以至基金管理公司,則有機會吸引追求高回報的內地炒家捧場。北水南下政策一浪接一浪,繼中港基金互認後,內地傳媒引述消息指,「QDII2」,即第二階段的QDII(合資格境內個人投資者)機制也將出台,帶動港股上周初曾重上28000點。
雖然受匯金減持內銀消息拖累,上周四深滬股市爆發小型股災,滬指暴瀉逾6%,恒指一度急跌800點,但到周五跌勢已見喘定,港股全日僅跌30點,10天綫重上20天綫,收報27424點。綜合市場分析,恒指於27000點有不俗支持,後市可繼續看好,一旦再次調整反而是買貨時機。
年內叩三萬不是夢儘
管中國經濟放緩,但改革步伐仍在加速,加快資本市場開放是重點國策之一,市場憧憬中國將推出更多金融改革措施,流入港股的北水勢有增無減,故恒指年內叩30000點大關,甚至歷史高位32000點絕不是夢。
中國政府近日出招甚頻,單計金融改革政策,先於4月宣布容許內地公募基金藉着滬港通機制投資港股,之後討論多時的中港基金互認終拍板。到上周二(5月26日)中港兩地股市收市之後,中國《證券時報》網站引述消息指,「QDII2」機制即將出台,令內地個人投資者有更多渠道到境外投資,市場普遍預期「QDII2」有助推動港股交投。
再者,A股以過渡安排方式加入富時指數,隨後倘若獲納入MSCI指數,將有大量資金湧入A股,深滬股市有望進一步推高,在資金及狂牛市場氣氛帶動下,料港股亦水漲船高。
港股「平賣」誘內地客
回看5月,「五窮月」應驗,恒指跌2.5%,但僅屬「皮外傷」,預期今年出現「六絕市」的機會甚微(詳情參看另文)。凱基證券執行董事及研究部主管鄺民彬表示,雖然目前流入中港股市的外資規模未算大,但隨着資金流向增加,料會增持H股及A股,預期恒指年內可接近32000點。
相比A股,港股估值仍存在折讓,現時滬綜指預測市盈率18.45倍,恒指僅13.18倍,對內地投資者來說有一定吸引力。鄺民彬指,以牛市來說,恒指現時估值不算高,而且港股較其他海外市場為內地散戶熟悉,故仍有上升空間。
花旗日前發布報告指,中港基金互認措施將鼓勵更多內地投資者投資香港市場,因恒指估值仍吸引,A股與H股存較大溢價約28%,維持對恒指32000點目標。
瑞信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亞太區首席投資總監范卓雲表示,4月份當中證監公佈公募基金可投資港股,該行調高了恒指12個月目標至30000點,國指12個月目標亦調升至17000點,當時已預期中國將加快資本市場開放,相信基金互認是改革的一部分。
展望後市,范卓雲預料,中期資金流會再擴大,資金鏈將改善,不過她強調,該行4月份調高恒指目標,不是基於盈利增長,而是反映股票風險溢價下降。
對於中港基金互認終落實,荷寶中國首席投資總監繆子美亦持正面看法,但表示基金配置上不會有特別改變,並相信各類基金不會只買大價股,同時會買細價股,原因是內地散戶對保守類基金未必有太大興趣。
由於內地散戶追求高回報,故她預期,除了中港股票外,歐洲股票、美國股票及高收益資產會是他們感興趣的基金類別。
億元退休基金隨時入市
隨着更多北水南下,個別行業可以看高一線,繆子美表示中資金融、保險及基金管理公司前景值得看好,其中中資保險公司有投資於A股,能直接受惠A股上升。還值得留意,有報道指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改革方案已經制定,經國務院批准後,最快今年下半年對外發佈,目前中國有3.5萬元人民幣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如果按照企業年金入市比例,理論上將有1.05萬億元人民幣養老金可以入市,有望進一步推高滬深股市,內險股將直接受惠。
另外,繆子美建議留意一些主題股,包括科技、健康護理及再生能源,原因是受惠國策;而且,A股累升不少,港股相對落後,這類主題股份同時具備A、H股差價收窄概念。
高盛推介四大投資主題
高盛則認為,基金互認下,有四大投資主題值得關注,第一種是上市基金或涉足基金管理服務的個股,例如中國信達(1359)股價及相關新聞和平保(2318)股價及相關新聞;第二,是可能受益於內地基金在本港開設辦公室的收租股,例如太古地產(1972)股價及相關新聞和香港置地;第三,市場資金流動促進者,除港交所外(388)股價及相關新聞,還有海通證券(6837)股價及相關新聞和廣發證券(1776)股價及相關新聞;第四,是可以通過銷售公募基金而獲得高比例費用收入的銀行,例如中銀香港(2388)股價及相關新聞和恒生銀行(011)股價及相關新聞等。
基金互認實施後,鄺民彬預料基金公司將推不同類型基金,包括主力買大價股的穩健型基金及持有較大波幅股份的增長型基金,以迎合不同內地投資者胃口。他補充,料公募基金會來港買大價股,一些「集團性」散戶則喜歡集中炒波幅大的股份,而這類散戶未必通過基金買港股,可能自行在港開戶自己炒。
中小型股合內地脾胃
有分析則擔心,中港基金互認後,內地投資者選擇的投資產品種類多了,不用局限於投資港股。
不過,范卓雲指出,港股估值相對內地股市便宜,加上在本港上市的內地企業或在本港註冊但擁有大量內地業務的公司,不少為內地散戶熟悉,所以預期本港基金公司首先力推的,會是內地散戶較熟的港股基金。她表示,相比A股市場,在本港上市的成長股及中小型股份,估值存在很大折讓,預料基金公司向內地散戶銷售的基金會包括這類中小型股。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