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iy 發表於 2015-6-12 07:44:53

大腸癌大部份可預防


        都市人飲食多肉少菜,增加瘜肉形成。最近有調查指腸鏡檢查者中有超過半數長有瘜肉,而早期瘜肉在大腸內無聲無息,不過當其長大或變異時,或會出現大便出血、腹瀉、腹痛或大便帶黏液等臨床症狀。若瘜肉未及時切除,便有機會變成大腸癌。唔想成為大腸癌高危一族,香港癌症基金會呼籲:健康飲食、留意徵狀、及早檢查,齊齊擊退大腸癌!

飲食習慣與大腸癌息息相關,聖保祿醫院副醫務總監及香港大學病理學系名譽臨床教授袁兆燦醫生表示:「多肉少菜會增加殘餘食物留在腸道的時間,增加瘜肉形成的機會。而若瘜肉沒有及時切除,約10至15年時間便有機會演變成惡性腫瘤。」

citiy 發表於 2015-6-12 07:45:21

袁醫生指出,大部分的大腸癌也可以預防,並稱除了少部份是因為遺傳性及家族群集性,約有85%是由環境因素(如飲食、缺乏運動和肥胖)誘發,市民應多進食高纖維性食物,以維持腸道正常運作,包括每日進食最少2份水果及3份蔬菜,多吃紅米、糙米及全麥麵包等全穀食物,亦要多運動、不吸煙、保持適當體重、不過量飲酒、少吃紅肉和加工食品。醫學界建議50歲以上人士,應考慮接受大腸鏡檢查。

過半數檢查者有瘜肉 
袁醫生早前分析了近四年結腸鏡檢查的數據,超過一半檢查者的大腸內發現瘜肉,少數人士更發現已患上大腸癌。「當中超過三分一的瘜肉生長?大腸右邊,即係由盲腸至橫結腸位置,要用結腸鏡檢查先發現得到,乙狀腸鏡檢查就去唔到呢個位置,就算照?都未必能減低患大腸癌風險。」

進行大腸鏡時,醫生會給予檢查者注射鎮靜劑,其後將一支柔軟的內視鏡由肛門放進體內進行檢查。袁醫生稱,大腸鏡檢查方法準確,期間發現瘜肉更可一拼摘除,雖然有機會引發穿腸風險,但機會率低於千分之一。由於瘜肉演變成腸癌約需10至15年的時間,若首次檢查並沒有發現瘜肉出現,可於10年後才再次進行檢查。

大腸癌近年曾成為香港最常見癌症第一位,而最新數字顯示佔所有癌症16.4%*,政府暫時計劃最快於本年底為特定年齡組別市民推出大腸癌篩檢先導計劃。雖然腸癌患者的中位數男女分別為69及71歲,但癌症基金會屬下的癌協服務中心的使用者組別顯示,30至50歲的大腸癌患者有上升趨勢。

及早發現 生機再現 
大腸癌共有四期,而嚴格來說還有早期的腺性瘜肉。袁醫生指出早期的大腸癌痊癒率十分高,各期數的治癒率分別為90%、70%、50%及10%。但只有約9%的患者能在第一期確診*,反映港人未有足夠意識關注大腸癌。

第一期
腺性瘜肉開始演變成癌腫並入侵大腸壁
第二期
癌細胞侵略並穿透大腸壁
第三期
癌細胞轉移到附近淋巴核
第四期
癌細胞轉移到其他地方,如肝、肺、腦等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腸癌大部份可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