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3 發表於 2015-9-3 15:30:09

米埔自然保護區

后海灣濕地位於香港西北,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之一的亞洲濕地。濕地佔地2,700公頃,為多種物種提供棲身之所,更是遷徙性候鳥的天堂。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自1983年管理米埔自然保護區(佔后海灣380公頃土地),一直在保護區內進行研究和增設教育設施,同時推出多項保育工作維持濕地。保護區極具生物多樣性,擁有豐富的動植物種,遍佈6種濕地,包括魚塘、基圍、潮間帶泥灘、紅樹林、蘆葦叢及淡水池塘。世界自然基金會將竭盡所能管理米埔濕地,保護這片具重要生態價值的地方。
http://a3.att.hudong.com/23/58/01300000000145118035853594823_s.jpg

colum3 發表於 2015-9-3 15:32:33


colum3 發表於 2015-9-3 15:33:08

候鳥天堂
安適的棲息環境與充足的食源讓這裡成為東亞至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候鳥中繼站與越冬地,南遷北往的鳥類共紀錄了超過6萬隻,種類多達340種,其中全球1%以上的黑嘴鷗,小青足鷸、白鹮、彩鹮、斑嘴鵜鶘等23 種是全球瀕危鳥種。這裡的觀察重點有以下幾類:
(一)、翠鳥
羽色鮮豔、動作敏捷的翠鳥是觀察的重點之一,總是在水岸邊捕魚維生所以港人稱呼其為“魚郎”,這裡易見的有4種魚郎:
1. 斑點魚郎(斑魚狗)。身長27公分,全身黑白兩色,白羽上分布著黑色的斑點,覓食通常採空中旋停方式,發現獵物由空中衝入水中抓取。是WWF HK米埔計劃的標誌。
2. 白胸魚郎(白胸翡翠)。身長27公分,褐色的翠鳥卻有著引人注目雪白的胸部及翠藍色的背色,飛行棲息時會發出響亮的Kee Kee Kee Keeru0 尖叫聲,有時也發出沙啞的Chewer Chewer Chewerg聲,只要循聲就可看見。
3. 黑頭魚郎(黑頭翡翠)。體型最大達30公分,黑頭、白頸、寶藍色背部、腹部則是蛋橙色,飛行時會露出顯見的初級飛羽白色翼斑,主要停棲在樹梢高點顧盼尋食。
4. 最常見的就是釣魚郎(普通翠鳥)。體長15公分,淺藍綠色背、橙棕色腹部,停棲於水岸邊低矮的岩石或探出的枝頭上,轉頭四顧尋魚而入水抓之,一年四季易見,會在土提邊挖長0.75-1.5公尺的洞穴營巢繁殖。
(二)、鷺鷥
保護區內24個基圍因地形、水深、植被朔造不同,大體上營造了4個別具特色的鳥類棲息地。編號1-7基圍,基圍周圍高樹不多,在基圍中心栽植大面積的蘆葦、紅樹林,基圍內的淺水域及土堤上,廣泛分佈著大白鷺、蒼鷺、紫鷺、夜鷺、小白鷺、池鷺以及黑面琵鷺等鷺科鳥類,米埔是全球第二大黑面琵鷺越冬地,數量達359隻(2006/12/5),佔全球總數四分之一。棲息在這裡的鳥類已經習慣保護區內人員的進出,只要進入基圍旁的賞鳥屋或安靜的在路旁,不用偽裝就可以近距離約30-50公尺左右的距離觀賞到。
今年香港觀鳥會更發現一隻全球首批被套上腳環的黑面琵鷺,是至今已知最年長的同類,有十年四個月大。這次的旅程中我們也發現了南韓繫放的K47以及台灣的T39。全球1600隻中約100隻的黑面琵鷺被繫上腳環,做研究遷徙路線及年齡科學研究用,腳環一腳為色環,另一腳為號碼環。每個國家都有代表的編號與色彩,如南韓K47,右腳為深紅色長環上有K47(Korea 47)編碼,左腳則為黃、綠、藍色三個短環,由這些資料可以得知K47繫放於2005年5月31日,南韓Sok-do,在還是雛鳥的階段繫上腳環。而台灣的T39(別名添祿),右腳為深藍色上有T39(Taiwan 39)編碼,由資料得知其為2004年12月肉毒桿菌C型毒素中毒獲救17隻其中之一。其他繫放國家還有日本的編碼J(Japan)的深黃色環,香港則是編號A的深綠色環。


colum3 發表於 2015-9-3 15:34:04


colum3 發表於 2015-9-3 15:34:43


colum3 發表於 2015-9-3 15:35:15


colum3 發表於 2015-9-3 15:35:38


colum3 發表於 2015-9-3 15:36:29


colum3 發表於 2015-9-3 15:37:21


colum3 發表於 2015-9-3 15:42:27

http://www.discoverhongkong.com/china/images/see-do/great-outdoors/large/1.5.5.3-Hong-Kong-Wetland-Park_03b.jpg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米埔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