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銅牌比銀牌更開心
為什麼銅牌比銀牌更開心有這樣的怪事發生——讓男人羞愧致死是因為他僅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拳擊手或者劃手。除一個人外他能打敗世界上所有人,這一點對他來說無關緊要;他已經決定了自己就是要打敗那個人;只要他沒有成功,那麼其他的一切都沒有意義。
1892年,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在他的基礎著作《心理學原理》中寫下這些話。
詹姆斯的言論引起了心理學知名觀點的共鳴:
在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女子滑雪頒獎典禮上,銅牌獲得者是來自美國的Shannon Bahrke,銀牌獲得者是來自加拿大的Jennifer Heil,金牌獲得者是來自美國的Hannah Kearney。
在體育競技比賽中輸贏是很直觀的。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金牌獲得者贏得比賽;銀牌獲得者稍遜一籌;銅牌獲得者還要更低一些。你可能認為贏得銀牌的Jennifer Heil會比Shannon Bahrke更開心,為什麼Bahrke獲得銅牌卻顯得更開心?同樣的,美國體操選手McKayla Maroney,在今年的倫敦奧運會上拿了銀牌,但看起來她對自己的表現卻十分不滿意。
心理學家認為這種現象可以通過反事實思維來解釋。也就是說人們把他們的客觀成就和本該達成的結果相比較。
對銀牌獲得者來說,最明顯的反事實思維可能是他們把焦點放在了差點贏得金牌上,放在了取得第一和其他結果的差別上。銅牌獲得者,他們可能把反事實思維聚焦在了第四名上,把焦點放在了差點得不到獎牌上。這種明確的差別,在於得獎與不得獎之間,不存在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間的比較。
因為這種不和諧的比較,銅牌獲得者,雖然成績更差,卻比銀牌獲得者對自己更滿意,對自己所取得的成績更開心。
為科學調查這個問題,學者們截取了西班牙巴塞羅那1992年夏季奧運會的視頻片段。具體地說,他們刻錄了所有頒獎典禮視頻展示給大學生們看,學者要求學生為每位獲獎者所展現的開心度打分,滿分10分,1分為“痛苦至極”,10分為“欣喜若狂”。
平均算來,在成績公佈時,銀牌獲得者開心度得到4.8分,銅牌獲得者則得到7.1分。數據分析證明在贏得比賽及隨後的頒獎典禮上,銅牌獲得者們看起來比銀牌獲得者要更加開心。
2006年,舊金山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David Matsumoto,和《柔道世界》雜誌的Bob Willingham合作研究在2004年雅典夏季奧運會的柔道比賽中就面部表情而言,這種形式是否可用。他們從84名運動員和35個國家在以下三種不同時間收集了數據:比賽結束後,當他們收到獎牌時,以及他們站上領獎台時。
總體來看,他們發現14名金牌獲得者中的13名在他們完成比賽后立即露出笑容,而26名銅牌獲得者中的18名也有笑容。但是,銀牌獲得者在比賽結束後卻一個也沒有笑容。更有趣的是,銀牌獲得者所錄的面部表情涵蓋了從憂傷(43%)到不屑一顧(14%)到面無表情(29%)。這就是說銀牌獲得者不僅只是比金牌獲得者開心更少一點而已,事實上,Matsumoto和Willingham講述:“那些有點表情的人展現的是離散的、消極的情感。”
從整體來看,學者們得出結論:那些在比賽結束時展露出真實快樂情緒的人更可能在領取獎牌和站上領獎台的時候展露同樣快樂的情緒。相反,那些在比賽結束時沒有展露快樂情緒的人可能在頒獎典禮的時候也不會露出同樣的笑容,儘管事實上大部分運動員都是有笑容的。
有可能,事實上,有時候真的是少勝於多。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