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to 發表於 2015-11-4 09:44:27

標點符號中的心理學


標點符號中的心理學


學習是件一輩子的事兒,學習“學習”這門功課,也要講究方法,否則縱使你活到老、學到老,也是一事不明。要想明理,先學做人,要學做人,要學會體會人生,人生就如這幾個標點: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逗號就像蝌蚪,而蝌蚪是青蛙的水生幼體,它通體黑色,依存於水中,不能發聲,毫無防禦力。它們在沉默等待,等待著……一旦長大,便可以跳到陸地上,脫離水的束縛,獲得真正的自由,鳴叫,捕食害蟲,來實現自身的價值。
逗號——謙卑、耐心、積蓄力量。
句號是個圓圈,有始有終,不會半途而廢,這是一種負責的態度,更是有關人格的問題。
不妨在你的腦海裡鋪墊一個“畫句號”的程序:當你做完一件事的時候,畫上一個句號——總結一下經驗,看看哪些地方還沒有做好,哪些地方有待注意。
當你遇到了一件艱難的事,在不得已放棄前,畫一個句號——問問自己,到此結束,你是否甘心;當你結交了新的朋友,日日高山流水、琴奏和弦之時,畫個句號——好朋友不一定日日相歡,而是在關鍵時候解救你於危難。
句號,明為結束,其實是新階段的開始。
問號,像一隻耳朵,如果用它來吸收“營養”,它就是智慧的代名詞。
在我們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有“提問”、“設問”、“反問”三種,將它運用到做人處世當中,有一種提綱挈領的感覺。
提問,是多向別人討教。為了能聽到真學問,務必謙虛地多提問。實際上,每一個人都喜歡別人向自己請教,這是一種心理需求。因此,只要你善於“問”,他一定會把最精彩的東西毫無保留地告訴你。
設問,是“三思而後行”和“三思而後言”。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要充分考慮其可行性和難度,然後才拿出辦法來,以免莽撞行事,得不償失。同樣,做任何一個表態或說任何敏感的話題,儘管看起來無關緊要,也要充分考慮場合。
反問,要自省。這樣會使自己考慮問題比較周全,也會比較有見地、有說服力,這是一種良好的思維習慣。


tommyto 發表於 2015-11-4 09:44:40

感嘆號,是最充滿人情味的符號,它有著兩層不同範圍的意思:一是要做真實的人,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情;二是要善於讚美別人。心理學中把人的情感結構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基本情感,包括親情、友情、愛情;第二層次即博愛,包括愛國、愛人民以及對社會充滿愛心。如果不能做到真實地表達情感,那讚美的語言也是苦澀的,此外,心理學​​認為真誠的讚美會是拉近彼此關係的第一步。
其實,讚美也是現代人際關係研究的一個老課題,讚美別人不是逢迎拍馬,而是一個正直的人應當掌握的基本生存技術,如果你學會了讚美別人,你就已經學會做人了。
學習做人,就是畫標點。你體會到了嗎?還是已經體會到了。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標點符號中的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