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直面童年創傷
本帖最後由 robbie 於 2015-11-5 10:06 編輯你可以直面童年創傷
每個人都是從過去一路坎坷至今的,當我們還是弱小的時候,無可避免地遭受到外界的各種打擾,而時至今日只要自己仍能踏足於社會當中,事實證明了那些童年的創傷你也可以不斷修復。
為什麼離異家庭的孩子,特別是單身母親撫養的女孩子,總是很喜歡和異性建立親密關係,還特別迷戀那些年齡比自己大得多的男子?
其實學過心理學的人都知道,這一現象並不奇怪。跟著單身母親長大的孩子必定是缺乏父愛的,無論母親給予他再多的關愛和補償,也無法代替缺失的父愛。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成長過程中的缺失感就會自然而然地促使她去尋找能代替父親的男人,這是她早期經歷導致的結果,也是她治療童年創傷的有效方法。http://www.wlhtyz.com/uploads/allimg/140228/2_140228101335_1.jpg
早期經歷在個人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障礙都與早期經歷有著直接和緊密的關係。一項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調查發現:幾乎所有的心理障礙中,包括強制性神經症、適應障礙、社交恐懼,甚至學習問題等,都有一部分人的問題與早期經歷有著密切的關係。
神經心理學家的研究進一步證實:兒童早期經歷極大地影響著腦部複雜的神經網絡結構,即人類大腦的實際結構是由早期經歷而不僅僅是由遺傳決定的。這一點其實很容易理解:一個在充滿鼓勵和讚賞的家庭氛圍里長大的孩子,當然要比在充滿否定和批評的家庭氛圍里長大的孩子更有自信,而且更懂得欣賞和寬容他人。
如一個人的現實人際關係,是他的內在的客體關係向外投射的結果。這句話中所謂的客體關係,指我們心理中內化的“我與重要親人的關係”。我是主體,而重要的親人是客體,這個關係就被稱為客體關係。一般而言,最重要的客體就是父母,而這個客體關係,主要是指一個人內化的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它基本在一個人5歲前完成。
如果童年時,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模式比較健康,那麼我們長大後與別人相處時也會比較健康。如果童年時,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模式不正常,那麼我們長大後就難以與別人健康相處。
每個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都發展出一整套保護自己的措施。這些措施可以是成熟的、強大的,也可以說是不成熟的、脆弱的。
精神分析學派的大師弗洛伊德認為:被壓抑在心理底層的潛意識中的童年痛苦經歷,通常會通過夢境或幻想的形式表現出來。但在偶然情形下,如果有與之相關的心理因素出現在意識層面,就可以片斷地、不成規律地、改裝地表現在日常記憶中。
但慶幸的是,我們的意識和經驗決不容許這些童年經歷“肆無忌憚”地表現出來,因此,它們只能零碎地、不完整地表現出來。當你了解了這一點,你就可以去坦然回憶或面對曾經令人痛苦或恐懼的童年往事。
因為只有首先接受,你才可能找到造成你痛苦或恐懼的根源,解開心結。親愛的,直面童年創傷是解開心結的最好方法。
童年的經歷,我們長大後至少要再重複一次。我們總是滿心的期望,至少內心肯定是這樣想的:這一次,我要做主,我要修正童年的那次錯誤。
一個女孩有一個暴虐的老爸,她便很容易迷戀上同樣有暴力傾向的男生;一個男孩有一個很控制的老媽,他便很容易喜歡上同樣很控制的女孩。我們常常這樣做,是因為我們想要證明,我們可以修正童年的那次錯誤。雖然別人都會覺得這樣的男人無藥可救,勸說她不要跟他在一起。但女孩卻一直夢想着她可以用她的愛來改造他。
這個時候,如果女孩沒有覺察到自己潛意識的真正意圖,以為這就是她所想要的愛。那麼,她極有可能迷戀上身邊一個有暴力傾向的男人,瘋狂地愛上他,然後遭遇一系列可怕的折磨,再次重演童年的不幸。
小時候,無論是因為生存還是由於愛的需要,我們都只能去愛我們的父母。如果得不到父母的愛,我們就會想,這是我們的原因,我們做得還不夠好,如果我們再努力一點,爸爸媽媽就會愛我們了。當然這個夢想是不會實現的,暴力父母很少會因為孩子做了什麼,而放棄自己的暴力行為。最後,再而三的打擊下,我們知道讓父母愛我們是無法實現的,只能把獲得父母的愛埋藏在我們的潛意識裏。
後來,我們長大後,遇到了和父母很像的男孩或女孩,就會觸發我們埋藏在潛意識深處的慾望。於是,我們就有了愛的感覺,我們深信,如果我們做了一些艱苦的努力,這個假象的爸爸媽媽就會改變。
在親密關係建立初期,因為各種原因,包括為了討好我們,為了讓我們更快的進入親密關係,我們的對象(我們假象的父母)通常會保持克制,不會顯現自己的暴力傾向。暴力行為的發生通常在關係建立以後發生,我們會再次經歷童年的創傷,而我們也最終發現讓父母改變是不可能的,我們的願望只會讓我們更痛苦。
https://i1.kknews.cc/SIG=1m61qbb/2n380003qrro434n8rs4.jpg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