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化解別人的怨恨
真正的斷惡行善是什麼?
是從心裡立下的堅定不移的誓願、決心。
斷惡,是斷除十種惡業的十種決心;
行善,是踐行十種善業的十種決心。
惡業有十種:身三業,口四業,意三業。身三業包括殺生、偷盜、邪淫;
口四業包括妄語、離間語、惡語、綺語。意三業包括貪心、害心、邪見。
善業也是十種:身三業,口四業,意三業。
不但不殺生,而且能愛護生命。
不但斷除不與取,而且能行持布施。
不但不邪淫,而且能護持戒律。
不但不妄語,而且說諦實語;
不但不說挑撥離間的話,
而且能化解別人的怨恨。
不但不說惡語、不惡口罵人,
而且能說悅耳語、說好聽的話。
不但不說綺語、不說閒話,
而且能精進念誦。
不但不貪心,而且能持舍心。
不但沒有害心,而且能發饒益眾生的心。
不但沒有邪見,而且還有正知正見、正知正念。
如果造惡業了,就要感受苦報、痛苦。
如果行持這些善業了,就會得到人天的福報,會快樂幸福。
做人一定要向前看 , 吾好再諗反以前的事 !
凡事都吾應該有如果 , 如果的事更冇人會知系點 !
又何必去諗去再計較甘多 , 系冇意思 !
如果別人很怨恨某些人時,應該如何勸他?你跟他說,你要放下啊,要看開啊,要當成還債啊。其實要談放下看破,哪有那麼容易啊。如果當成還債,修行到一定程度的人能接受,但未必真的能消除怨恨。語言的接受,未必能真正轉化內心。
從中醫講,為什麼會怨恨。是內心的恨氣,和宇宙中存在的恨氣,進行結合後。宇宙中的恨氣,是有個人造成的。比如說你感情傷害對方,對方恨你,他產生的恨氣,就在宇宙中存下來了。而且目標是直接針對你的。那如何你心中起了恨氣後,就直接跟宇宙的恨氣相結合,然後就爆發了。
因果真實不虛。而且,能量也是守恆的。自己造下的業,在法界會留下痕跡,不會消失,就等著他爆發,也是佛講的受到報應。爆發後,這個恨氣才能消失。你說因果報應,可怕嗎?
慈悲沒有敵人。內心慈悲的人,自然能慢慢轉化這個恨氣,消融它。你在宇宙中沒有留下恨的氣場,你就不會遭到怨恨的抱怨。
所以說,如果有感情傷害了別人,或者語言傷害了別人,要趕緊懺悔。這一切都會留在第八意識中,不會消失,直到你用慈悲的心去感化他。
那如果怨恨起來,這個怨氣已經對身體造成影響,也就是直接損傷了身體。你勸他要慈悲,其實要像慈悲,哪有那麼容易啊,尤其是凡夫心散亂,有沒有修行定力,慈悲談何容易。那要怎麼辦?要知道,怨恨的當下,他已經活在地獄中了。這時,要趕緊念地藏經。
如果你怨恨某人,要趕緊念地藏經,他什麼地方傷害你,肯定也證明你在什麼地方傷害過別人,有這個業力。所以趕緊念地藏經懺悔。但一個人業障過重時,也發不起懺悔心,怎麼辦。念地藏經。地藏菩薩會慢慢加持你的。不要覺得地獄很遙遠,在須彌山外的鐵圍山內,地獄不遠的,一念錯誤,看起來是人,其實已經在地獄中受到報應了。要慎重。
怨恨是要隨時清除,片甲不留的。當怨恨心翻上來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意識到,怨恨不是我,我沒有怨恨。否則你承認了它,它就控制你,凡事讓你都有不滿、有妒嫉,這樣你的觀念符合了怨恨,怨恨就在加強。有的同修被怨恨心折磨的頭昏腦脹,有的被控制的氣急敗壞,有的被左右的魔性大發,都是因為沒有及時清除怨恨心,才計較指責、懷疑妒嫉、爭來鬥去。因此,一定要認識它、抓住它、根除它。隨時清除怨恨心,絕不姑息、遷就。放縱怨恨,就是放縱魔性,魔性不去,佛性不生。
我們要認識到:怨恨是牢籠、是枷鎖、是絆腳石。當我們怨恨別人的時候,我們的心在就在牢籠裡,被抱怨捆綁,被仇恨束縛,被痛苦囚禁。就無法掙脫常人的恩怨情仇,就看不見修煉的慈悲祥和。修煉是斷絕世緣的,是無私無我的,是要跳出常人的,是要慈悲為懷的。同樣的問題,立場不同,角度不同,結果就不同。師父說“惡者妒嫉心所致,為私、為氣、自謂不公。善者慈悲心常在,無怨、無恨、以苦為樂。覺者執著心無存,靜觀世人,為幻所迷。”(《精進要旨 境界》)讓我們提高自己的境界,遠離怨恨,根除怨恨。
如果我們處處能對照法來衡量一切,做到法的要求,達到法的標準,那麼,就不會產生怨,不會釀成恨。我們的心就超越了怨恨,怨恨也就被根除殆盡。
http://other.zaojv.com/simage/352/3111352.jpg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一个不懂感恩的人,对世界上任何人、任何事都会怨恨。晴天时他会埋怨:“太阳这么大,是不是要热死我,为什么不是雨天呢?”雨天时则又发牢骚:“这么冷,怎么不出太阳呢?”即使四季如春,还是会埋怨节气不分明。这种人对天气、对环境、对人都不满意,在这个世界上,好像没有一个人、一件事是他需要感激的,总是处在怨恨的情绪之中。
所以,忘恩负义的人永远不会满足,永远都在怨恨别人。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怨恨心生起;怨恨心生起以后,也要想方法予以化解,才不会影响内心的平静。
怨恨是不明因緣,用情衡量一切。站在常人角度,有情就有怨,有怨就有恨。比如,身有殘疾就怨父母、恨天不公,這就是常人心態,有事就怨,不滿就恨。
其實這是站在自己願意健康、喜歡漂亮的角度,用情來衡量。
站在修煉角度,自己的殘疾完全是自己的因緣導致,不是父母造成的,
更不是老天的不公平,把怨恨加在父母、老天身上是毫無道理的,是完全錯誤的。
也就是說,明白因緣,深信因果,就不生怨,不起恨。
慈悲沒有敵人,用慈悲的心去感化內心的怨念、惡念,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反省、懺悔,不論是傷害他人,還是被人傷害,要藉以地藏菩薩的慈悲加持才能化解自身的業障,一旦業障一消,就不會感到怨恨。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