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開光來走進佛門
一直以來,人們對開光有著頑固的、強烈的誤解,以為開光就靈,是不是這樣?答案是不一定。那為什麼要開光?因為可以作為信仰、作為學佛的下手處。從佛菩薩的角度來講,開光是一種方便,因為他已經完全地醒來,完全地不執著,完全地利益眾生,所以對於他來講開光是一種慈悲,是一種智慧;對於我們來講是一片茫然,是沒有智慧,是不快樂,所以我們怕死,怕活著,我們怕煩惱,怕任何事情沒有辦法改變。所以,佛菩薩用這樣的一種方便引導我們,通過開光來走進佛門,通過開光,讓我們凡夫對供奉的佛像更有信心,更形成一種依靠、依賴。這種依靠、依賴和信心是非常有意義的。
就像我們說,在道理上來講,是不要執著的;在事相上來講,是必須要有這個儀式的。如果我們今天說不要執著了,就沒有任何儀式,這是一種不負責任,也必然會讓人們誤解:佛教是頹廢的、是逃避現實的,其實不是。
當然,如果你認為開光就靈,那隻有事相,沒有智慧,這個開光對你來講也是沒有意義的。必須要兩者和合而生,就是一定要有外在的相——開光,也必須要有理,不然的話就會迷失方向。如果你說:“我不迷失方向,我沒有這個儀式。”那是空中樓閣、畫餅充飢,佛教不提倡。
現在的社會對開光誤解比較多:開大光、開小光,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開光……還有對佛教基本常識的不了解,我想說的是:佛教不看相,也不算命,也不講附體,也不燒大寶,也不燒高香。過去的香都是小小的檀香,往那一放就好了。後來開始用機器生產香的時候,香就相對高一點。但是我們可以想像,如果燒更高的香會是什麼結果?那是污染,可怕的污染,那裡面有太多太多的毒素。我們只看到了表面,沒有看到我們的責任。如果一個人要去負責任——社會責任、環保責任、道德責任、法律責任,那我們本身就是一種信仰,我們的命運也會因此而改變;如果這些我們都不考慮,我們麻木、我們無所謂、我們只顧自己,那就是自私自利,不是佛法。
我們回過頭來說,開光就是開智慧。因為我開智慧了,所以我不怕吃虧了,我利益別人、幫助別人,我自己是快樂的。這種快樂就是我們解脫的善根、福德、因緣,就是我們改造命運的下手處。
我們在這裡開光,讓大家見證、受到影響,是佛菩薩給我們一個方便的方法,讓我們走進佛門。通過這個方法——開光,讓我們慢慢地歷事煉心,然後我們也去利他、自利。如果要想自利必須利他,這是佛教的辯證法。這樣的辯證法一旦清楚了,我們今天就覺得這個開光非常有意義。
開光,又稱開光明、開眼、開明、開眼供養,就是新佛像、佛畫完成要置於佛殿、佛室時,舉行替佛開眼的儀式。 《禪林象器箋·垂說門》中說:“凡新造佛祖神大像者,請宗師家,立地數語,作筆點勢,直點開他金剛正眼,此為開眼佛事,又名開光明。”在佛教中,只有經過開光後,佛像便不是原來的木雕石塑,而是具有宗教意義上的神聖性,受到佛教徒的頂禮膜拜。
開光時,先將大莊嚴佛像安好,誦經及咒語,奉請菩薩安座,然後請高僧為佛像開光說法。 《黑谷燈語錄》中說:“開眼者,本是佛匠雕開眼,是事開眼;次僧家誦佛眼真言,誦大日真言,則成就佛一切功德,此謂開眼也。”所以它是為佛像舉行一種說法儀式。開光時,由於佛菩薩的功德不同,主法者所說的法也有所不同,並且主法者常常會提到為佛像開“六通”,即眼通、耳通、鼻通、舌通、身通、意通,這是讓佛像具有六種神通:即點眼眼通,真見無所不見;點耳耳通,妙聞遍及十方;點鼻鼻通,普嗅法界諸香;點舌舌通,演說妙法無窮;點身身通,分身塵塵剎剎;點意意通,能鑑三世群機。
開光儀式一般是主法者先拿起新毛巾在佛像前做一個擦佛像的動作,說一首偈語,讚頌佛菩薩的功德;其次再用鏡子向佛像正面對照,說幾句寺院、佛像完成的因緣;然後主法者拿起硃砂筆,再說一首偈語,將硃砂筆向佛眼的方向作一個“點”的動作,大喊一聲“開”,整個儀式就完成了。
開光,字面意思就是,使得事物展開在光天化日下;再進一步定義,開光就是把元神中的事物展開在靈台中的光天化日之下,使之公共化!
道家、道教、易經把世界分成元神世界與識神世界兩大部分,簡單點說,元神世界很像我們夢中進入的世界,識神世界很像我們平時說的現實,事實上,這兩個世界都是現實世界。
元神進入的世界稱之為內景,一般情況下,它的具體景象只能自己感知;但是元神中有一個能與外人對話交流的地方,這個地方叫靈台。
神像這些事物,大家都知道是千奇百怪的,與我們日常看見的人與物有點相同,又有很多不同,原因是這些事物都是起源於元神世界中的景象,如同我們夢中看見的有些人與物。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