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歷史沿革
「天主教」中文名稱,是明末來我國宣佈福音的傳教士所擬定。它原來的名稱是「基督宗教」,是指耶穌基督所創立的教會。後因時代的變遷,出現信仰態度不同的基督宗教-東正教、基督教的各教派,統稱為「基督徒」。隨時代的變遷,以後出現自稱為基督徒的教派,基督教變成了總稱,各教派不得不冠以他詞以示區別。歐美各國都以「公教會」或「羅馬公教會」稱隸屬羅馬教宗的天主教,以與分離的「希臘正教」「或東正教」即「誓反教」或稱「耶穌教」等教派有所區別。天主教乃建基於對耶穌基督的信仰上,它的前身是猶太教,因此繼承猶太教的一神觀念和舊約聖經。耶穌基督的行實,則記載於新約聖經的四部福音裡。他最初僅在猶太人中宣講天國福音,教導世人敬天愛人,走真理的道路而進入永生。耶穌升天後,他所揀選的以伯鐸為首的使徒,立刻展開傳教工作,從猶太到小亞細亞,傳到當時的羅馬帝國各地,並在各地建立教會,而使福音傳佈到普世人類。
由於基督徒的一神信仰,和宣揚的平等、博愛,為當時的統治者羅馬帝國所不容,屢遭種種迫害,無數殉道者以鮮血和生命,為基督信仰作證。公元三一三年西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皈依了天主教。次年與東羅馬皇帝聯合頒佈「米蘭詔書」,准許信仰自由,迫害才告終止。君士坦丁大帝統一了東、西羅馬,使天主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是為羅馬帝國政教合一的開始。因此天主教的信仰隨著帝國的聲威,而廣佈各地。西方的正義、平等、博愛、自由、和平、人權等倫理價值,無一不是源於天主教信仰。
一○五四年,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脫離羅馬教宗,成立東正教。一五二一年馬丁路得脫離天主教,成立新教,之後又有其他與天主教分離的教派產生(我國通稱基督教)。東正教除了不承認羅馬教宗的首席權外,信仰上與天主教並無根本的差別。基督教各教派對教宗的首席權有異議外,在教義和禮儀上,也有某些差異。不過,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的信仰對象,都是耶穌基督,由於教義上的差別和信仰態度不同而分開,但並不影響耶穌基督為全人類救主的宣告。
天主教自伯鐸受命領導教會,為首任教宗,代代相傳,從未間斷。當今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是第二百六十五任教宗,為全世界近十億天主教友的領袖,並廣受全球人們的敬愛和尊重。
在西方,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教派統稱為基督教(即廣義的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即狹義的基督教)三大派別。據新的統計,現在全世界信仰各種宗教的人數已達50億,佔世界人口比例的85%,其中基督教徒人數約22億,穆斯林約13億多,佛教徒約3億多。從信仰人數和地域分佈看,基督教(廣義)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而天主教又是基督教(廣義)中歷史最悠久、人數最多的派別。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在中文裏直譯為“羅馬公教”。“Catholic”一詞意為“全世界性的、普遍的、廣泛的”,用中文“公”可以概括。天主教自認為代表延續下來的基督教會。該教傳入中國後,取《史記·封禪書》中“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表述“最高莫若天,最尊莫若主”和“天地真主,主神主人亦萬物”的思想,取意為至高至上的主宰,以與中國傳統信奉的神靈相區別,故稱其為天主教。
基督教(廣義)起源於西元1世紀的巴勒斯坦,最初時作為猶太教的一個異端出現,在猶太下層人民中流傳,于西元135年從猶太教中分離出來。初期的基督教(廣義)遭到羅馬帝國的鎮壓,西元312年明智的羅馬皇帝承認基督教(廣義)的合法地位,以後奉為國教。隨著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1054年基督教(廣義)正式分裂為東西兩派,西派教會以羅馬為中心形成公教傳統,即天主教,主要分佈在西歐各國。東派教會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自稱“正教”(正統之意),即東正教,主要分佈在地中海東岸和東歐各國,這是天主教的第一次分裂。西元16世紀初,馬丁·路德、加爾文發起宗教改革運動,陸續產生了脫離羅馬教廷的七個新教派,即從天主教裏分出了新教,這是天主教的第二次分裂。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