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ight 發表於 2015-10-19 19:07:08

心理治療方法

和本土文化相容的心理治療方法
醫者如何對患者具體實施和本土文化相容的心理治療方法,則有下列考量要點。
  一、建立好的治療關係:
  本文所指心理治療是由醫療相關專業治療者(醫師與心理師等)和患者建立治療關係,而用心理學的方法處理、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依照這樣的狹義規範,來執行心理治療,並申請健康保險醫療給付,所能做的相當有限,治療者和病人對此也期望不高。就精神科門診的服務而言,大部份病患求助的問題是症狀(身體化的語言),少數才會主訴心理或家庭社會的問題(心理化的語言),至於靈異或宗教信仰的事或問題,絕少會被提出(患者並不認為這是治療者的服務項目)。一開始治療關係的好壞決定治療成功與否的一半。在首次會談診察時,治療者即瞭解評估患者及其家屬陪伴者(大部份都有之),如何「找上門來」。除了主訴的問題之外,患者自己及家人如何認知、感受、與對待該症狀或問題,以及求助的期望是什麼。治療者對這些生病行為(Illness behavior)採取同感聆聽與非批判性的接受態度做互相溝通,將是建立好的醫療關係的最佳保證。也是心理治療的基本功夫。同時,治療者在初診時宜注意患者和家屬關係如何,並盡量和家屬維持良好關係。因為大部份患者的「自己」是和家人分不開的。在本土文化中,好的醫療關係意味著醫者和病家一體的友善信任關係。

knight 發表於 2015-10-19 19:07:25

二、應用適合本土文化脈絡的心理治療理論模式:
  首先宜從患者的家庭背景、成長經驗、與生活史中,瞭解評估他或她的宗教信仰與人生價值取向,還有,人際關係(特別是與親人伴侶的關係)、自己的個性、與自我的省思與心事等如何。人活在生物-心理-社會文化人文生態系統之中;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全球文化環環相扣的外在世界裡。在人的心靈內在世界中,本地患者的生病求助行為,不知不覺中,已受到相對強勢的傳統家族中心主義、關係主義,儒家中庸仁愛、道家無為超脫、佛家因果無我,以及「天人合一,身心一體」的中醫思想的影響。此外,患者是否曾參與,如本文前述台灣民間盛行的民俗宗教薩滿信仰,及靈修靈療活動。這些都是心理治療擬訂策略與合約時,須先瞭解評估拿捏的參考資訊。
  若患者能信任與接受治療者,則依其病情診斷類別與嚴重程度如何,擬訂支持型(短程),再教育型(中程),或深度型(長程)的心理治療會談療程。筆者發現治療理論與哲學思想的運用須配合患者個人生病行為的文化脈絡來衡量。如果他或她的失眠與憂鬱是類似婆媳與夫妻之間三角關係的糾紛失和而引發,患者既不滿又無助且自責,甚至有自殺意念時,原則上採取身心靈整合(或稱統合)模式標本兼治的策略。一方面建議患者接受藥物之治標治療,以改善睡眠、平穩負面情緒、且預防衝動自傷或自殺的危險。另一方面,建議做自我調適的努力,來處理難以解決的人情關係的難題。在「個人已」(想要為自己而活)與「關係已」(須為家人或他人而活)的訴求互相矛盾難以兼顧時,筆者常引用法鼓山已故聖嚴法師的處世名言,「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供患者參考。另外也常建議患者參考近年來流行於全球心理治療學界,源自禪修原理的正念減壓(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簡稱MBSR)認知行為治療的理念與書籍,配合健康取向生活型態的調整(如運動、瑜珈、健走等),逐漸學會自我調適的方法。如果治療關係維持良好,則上述支持型或再教育型的心理治療對大部份的患者而言,效果良好。患者多半能逐漸重獲身心靈平衡與人際關係的和諧,而其潛在道德生活(相當於靈性層次)上的混亂情境也會逐漸復原。

knight 發表於 2015-10-19 19:07:40

三、值得認識靈學、巫宗教、與民俗醫療:
    誠如曾文星等學者所言,東方社會的患者較能接受直接明示與支持型的心理治療模式,相對較難接受西方分析取向或內省洞察的治療模式。可能的原因是來自傳統文化脈絡的影響。本地精神科患者傾向把內在心理問題外在化。常見的是身體化,例如慮病症,或較少見的是靈異化(意識狀態的解離作用),例如靈魂附身症。若患者在精神科就醫治療諸如焦慮、恐慌、失眠、與憂鬱症時,同時尋求民俗醫者(如乩童)的療癒,治療者宜以尊重接受的態度去瞭解其詳情,並鼓勵採取「要神也要人」的策略,相輔相成。唯對於特定民俗醫者及其方法信譽如何,做審慎評估,是考慮是否給予合作態度對待的必要功課。
  近年來,台灣市面上已可見靈學或靈魂學的專書銷售,且在媒體上常見其大篇幅廣告。書中也引用近年來腦神經科學與認知心理學的諸多發現,例如大腦中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納入靈魂學的論述語言中。反觀過去四十年來,就筆者所知,醫學系的課程中缺少有關靈學或巫宗教與民俗醫療等相關教材。若醫師或其他醫療相關專業人員的養成教育中也能接觸這頪屬於醫學人類學、文化心理學、與文化精神醫學等的課程,將有助於本地醫療工作人員強化「文化取向」及患者「主體取向」心理治療的能力,提昇本地患者的心理治療服務效能。

knight 發表於 2015-10-19 19:07:54

 四、仁心仁術的心理治療者:
  值得一提的是醫者本人的能力與品德如何,是治療成效的終極指標。就心理治療而言,這樣的利害關係更加明顯。畢竟心理治療是靠治療者的語言與非語言行為來進行療程。因此,若有志成為一位仁心仁術的心理治療者在磨鍊養成過程中,勢必要付出相當代價。治療者若對患者的病症與苦難、及其嚴重度、或複雜性,或高難度產生退却、逃避、或排斥心態,而採取治標的症狀治療策略,則治療關係難以建立,更談不上心理治療。「心病心藥醫」,自古銘言即講究仁心仁術,崇尚儒家的仁愛胸懷。不過若能濟世救人,即使成為一位承受重担,包容苦難的「受傷的醫者」,也很值得。近四十年來,韓國心理治療界提倡的「道」心理治療,即要求治療者先淨化自己的心靈,摒除私心私慾,並發揮仁愛同感(empathy)的精神,以悲憫熱情去化解患者冰凍顫抖的心靈,帶給他們溫暖的春天。這種心療的功夫與境界,實已超越狹義心療的水準,可說是融合儒道哲理與倫理美德而成的本土深度心理治療。

knight 發表於 2015-10-19 19:08:13

筆者回顧個人過去四十年的醫學專業生涯,從醫學中心級的機構,到現在算是「自由業」的基層診所開業工作,深感人生「活到老,學到老」,感觸很多。如今進入老年後,才覺悟以前太在乎「成就」,心靈上大部份時空被「向前衝、向上看、向西方學」的意志與慾望所佔領。過去筆者在現代全球化主流文化影響下的台灣醫療生態環境中,投入冷門的精神醫學拓荒工作,同時接受生物醫學與實證醫學的磨練與考驗。雖然也注意到本土文化與民俗醫療的價值。但實際上並未真正去探討「整合」、「兼顧」、或「合作」的重要議題。
  如今,自己在第一線直接照顧社區患者,真正在乎的是,他們的病症苦難是否能經由自己的醫治與努力而痊癒。若見到某些活在「悲慘世界」似的患者,從高度自殺危險的情境中,因治療而扭轉康復,既感激又微笑的說,”醫師,您是我的貴人”,這才是真正值得醫者在乎的「成就」。
  在此引述醫學人類學家凱博文的話,醫者常常要面對「一種人類共同面對的狀況,其核心是喪失、威脅、與不確定的生命經驗,這是真實道德的主要戰場」。我們要「擁抱熱情,勇敢前行」,而「熱情意味著必須忍受痛苦,認真接受人類處境的限制」。有句台灣民間流行的諺語,「歡喜做,甘願受」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心理治療之所以是重要的醫療方法,乃因為其利害關係在於「生死一念之間」,且「心病需要心藥醫」。感謝當代醫學月刊邀請筆者投稿。期望本文的發表,能多少彌補筆者成為「當代醫學逃兵三十多年」的愧疚感。

ccbb 發表於 2015-10-20 09:56:43

心理治療方法:「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dashing 發表於 2017-4-18 08:54:41

考試恐懼症


小盈今年十五歲,在一間著名中學就讀中四,小盈有考試焦慮的徵狀,由學校社工轉介過來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求診。她的學習情況由中三開始轉差,當時由於統測的形式改變,她覺得十分緊張,有手震和肚痛的情況。做專題研習時,她覺得同學不太負責任,便用了一星期不眠不休地獨自將專題完成,期間曾出現手震、肚痛及頭痛的徵狀。中四時升讀了精英班,她覺得壓力更大,考試期間除了焦慮的徵狀亦發燒了幾天,有些科目要重考,令她十分擔心。小盈說她六年班考試時已開始覺得肚痛、手震或心跳快,她害怕考試並過分擔心成績。


媽媽說她從小到大都是一個害羞、服從性高、性格溫和、善良的小孩。她對自己要求很高,不能接受不完美,很多時都覺得自己不夠好,她對老師和同學很被動,不過亦樂於助人,很多時對別人無理的要求,她都不懂得拒絕,我們診斷她有考試恐懼症,並跟她討論治療方法。


首先,我們要她明白焦慮和身體徵狀反應的關係,焦慮而引致的腎上腺素會經交感神經系統影響身體各部分,長期的警號會引致各種身體不適,例如: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呼吸變快、體溫增高。這不是身體有甚麼大病,要聯繫家庭醫生避免惡性循環地作無謂的檢查及服藥。小盈的個案較嚴重,由於徵狀已維持數年並影響她的學習,我們給她處方調節血清素的藥,以減低她的焦慮。跟着我們轉介小盈參加應付考試恐懼的焦慮症中學生小組。其間,首先要改變她的焦慮思維,包括對自己要求十全十美,及災難性的思想,調低她對自己的要求。除此之外,我們和她討論她對各類壓力或學校生活的焦慮指數,逐漸暴露於不同的壓力環境,教她如何面對壓力;領略到逃避只會令焦慮更加嚴重,應付的方法包括鬆弛呼吸練習、分散注意等。最後跟小盈重新訂立讀書計劃,限定每日的溫習時間及釐定每星期都有的閒暇時間,令她不要生活在只是應付學習和考試的框框內。我們亦在小組內訓練她的社交技巧,包括如何面對直接或間接的欺凌,如何適當地拒絕別人而不令自己覺得有壓力。這些診治小盈都願意主動參與,所以經過兩至三個月共十堂的小組訓練,她的恐懼症便有了很大的改善。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mandal 發表於 2017-8-2 18:03:26

為什麼會缺乏安全感 ?



因為人唯一能肯定的是他自己的存在。所以求衣、求食、求生存、求擁有,成為唯一關注的活動,所有精力都投放在自我堡壘的建設中,以與別人對拒。

人躲在自己營造的堡壘中,還是恐懼非凡。他監視着所有在旁邊窺伺的人,懷疑每一個人都在打他的主意。
在這種情形,人與人的關係如何重新建立?就成為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人的心不能通向於外,他的眼睛、他的感覺雖然能看到別人存在,但在懷疑心之下,他對別人必須多加考驗,多加觀察;經過很長的時間,還是不能放心,結果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張。存在主義所說的互爭為主體的情形就出現了,這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悲哀。
人為甚麼不信任別人?因為他的心不能到達別人的心那裏,這樣如何能走出個人的自我之域?內外隔絕,正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精神狀態。但是,人卻想控制別人,因為自己不安全,或安全感不夠,以為甚麼東西都在我控制之下就會安全;這顯然是一個幻覺。
人人都怕吃虧,人人都怕受傷害,人人都瞪大眼睛去注視走近身邊的人(不只是陌生者,有時甚至包括親人),人人都變得歇斯底里,情緒不知道甚麼時候爆炸,這樣的社會多麼可怕?其實每個人心裏都是缺乏安全感的。





mandal 發表於 2017-8-2 18:04:28


kinten 發表於 2018-3-27 12:21:27

https://image.slidesharecdn.com/1-130222010714-phpapp01/95/1-2-638.jpg?cb=1361495373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心理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