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東亞織髮 East Asia Hair Weaving

香港自由行-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961|回復: 0

中國古代最大規模之民變

[複製鏈接]

26

主題

126

帖子

330

積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積分
330
發表於 2018-1-23 20:04: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明代中葉以後,君主昏庸,宦官亂政,黨爭激烈,故朝政日非。當時官府對民眾橫徵暴斂,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僅加派「遼餉」(對付滿清)、「練餉」、「剿餉」(對付民變)三項,年額即達白銀一千六百餘兩,超過正賦幾倍。「窮鄉僻壤,米鹽雞豖,皆令輸稅」,故民眾今日完租而明日乞貸,無以為生。天啟、崇禎間。又逢天災連綿,尤以陝西旱蝗之災最烈,農民生活陷於絕境。據載,老百姓除了「採山間蓬草而食」、「剝樹皮而食」外,「又掘其山中石塊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輒飽,不數日則腹脹下墜而死」,「民有不甘於食而死,始相聚為盜」。

明末大規模民變的序幕,是熹宗天啟七年(1627年)揭開的。是年陝西大旱,農民王二率饑民數百人起而攻打澄城縣,殺知縣,劫監獄。次年(思宗崇禎元年),王嘉胤(?一1631),王大梁(?一1629)、王左掛(?一1630)、高迎祥(?一1636)等紛紛在陝西各地起事。不久,陝西米脂人李自成(1606一1645)、延安人張獻忠(1606一1646)等亦起而響應之。一時間陝西各地「人人思亂,揭竿斬木,處處皆兵」﹐「所在蜂起,或掠秦,或東入晉,屠陷城堡。官兵東西奔擊,賊或降或死,旋滅旋熾」。

崇禎四年(1631年),由於官軍之剿討,民變隊伍由陝西向山西轉移,部眾至二十餘萬。八年(1635年),十三家、七十二營之民軍首領會合於河南滎陽,共商對付官軍之戰略,推高迎祥為盟主。高迎祥在起事後即自稱「闖王」,李自成投於其下稱「闖將」。滎陽大會後,高迎祥率所部轉戰於陝西、山西、河南各地,崇禎九年(1636年),高被明軍所殺,李自成代領其眾,繼稱「闖王」。這時,李自成、張獻忠乃成為明末最主要的兩支民變隊伍之領袖。

自從陝西民變爆發以來,崇禎帝前後以楊鶴、洪承疇(1593一1665)、楊嗣昌 (1588一1641)、熊文燦 (?一1640)、丁啟睿、孫傳庭(1593一1643)等人鎮壓之。民軍在對明作戰時,初多失利。後來李自成採用了李巖(?一1644)提出的「均田免賦」綱領,擁之者日眾,時有「迎闖王,不納糧」等民謠流行。崇禎十四年(1641年)至十五年,李自成先後攻下洛陽、南陽、襄陽、樊城等地,河南、湖北大部為其所佔。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改襄陽為襄京,自稱「新順王」。接著遂破潼關,下西安,攻佔全陝。同年,張獻忠率部攻下武昌,自稱「大西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香港自由行-論壇 |網站地圖

GMT+8, 2024-11-29 07:05 , Processed in 0.05941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