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5-10-24 00:22:38
|
顯示全部樓層
4 四無量心練習的原理
正如《清淨道論·雜論四梵住》所比喻的: “因為在這四種修習中,慈愛心是針對那些心中有太多對他人反感的禪修者的淨化之道,悲憫心是針對那些有太多冷酷感的人,喜悅心是針對那些有太多的厭惡感(厭倦感)的人,而平等舍心是針對那些有太多貪欲的人。而且對眾生的關注僅僅是四個層次的,也就是說,帶來幸福的層次,移除苦難的層次,為其成功而喜悅的層次,以及不關注的層次(“不關注”是指,無分別的中立性)。一個安住於無量心狀態的人,應該如此練習慈愛心和其他心態——就像母親有四個兒子,也就是說,一個年幼的兒子,一個病弱的兒子,一個青春年茂的兒子,一個忙著做自己的事情的兒子;這個母親希望是年幼的兒子日漸長大,希望病弱的兒子能夠康復,希望青春年茂的兒子能夠長期地享受青春的利益,而對忙於自己事務的兒子不會感到憂心忡忡,”For among these, loving-kindness is the way to purity for one who has much ill will, compassion is that for one who has much cruelty, gladness is that for one who has much aversion (boredom), and equanimity is that for one who has much greed. Also attention given to beings is only fourfold, that is to say, as bringing welfare, as removing suffering, as being glad at their success, and as unconcern, [that is to say, impartial neutrality]. And one abiding in the measureless states should practice loving-kindness and the rest like a mother with four sons, namely, a child, an invalid, one in the flush of youth, and one busy with his own affairs; for she wants the child to grow up, wants the invalid to get well, wants the one in the flush of youth to enjoy for long the benefits of youth, and is not at all bothered about the one who is busy with his own affairs. ”(Buddhaghosa,2010,p315 , 注:此處根據英文版本翻譯出,《清淨道論》的中文經典譯本是,“即于此等(四梵住)中,慈爲多瞋恚者的(清淨道),悲爲多害者的(清淨道),喜爲多不樂者的(清淨道),舍爲多貪者的清淨道。是故對諸有情有四種(清淨如理的)作意:(一)取來(他人的)利益,(二)拔除(他人的)不利,(三)喜悅(他人的)幸福,(四)以無關心。譬如母親對于幼兒、病者、青年、自能謀生者的四位兒子。(一)對幼兒希望其成長,(二)對病者希望其病的痊愈,(三)對青年希望其永久保持青年的幸福,(四)對于自謀生活者則沒有什麽關心。”)
我們不難看出,四無量心的禪修者心態,非常類似于理想的父母在養育兒童過程中的心態變化。
一開始他懷著對嬰兒的慈愛,然後因為看到此幼兒遭受痛苦而產生悲憫心,隨著孩子成長到青春期,他爲其成長而喜悅祝福,直到最後,孩子成大離家,他祝福自己孩子的長大和強壯,放飛他們,並承受親子分離和緣分了結的命運,並且以此“天下父母心”擴展到同胞乃至所有生命。
這四種階段、四個層次的心態變化,相信所有長程治療中的治療師都有所體會,故而有人把人格重整的心理治療比喻為“再養育”和“再教育”。
準確地說,這四種心態,是治療師對患者投射出來的四個不同階段的理想父母表像的反認同。
那麽爲什麽我們治療師主動地模擬培養這些心態會對治療進程有幫助呢?
這就涉及到治療師如何理解和處理投射-認同。
投射-認同之所以造成治療場景的強烈張力,是因爲治療師對此一無所知。故而這種投射和認同僅僅發生在無意識領域。正如我們處理防禦機制的原則一樣,我們的工作不是要讓防禦機制徹底消失,而是要讓無意識運作的防禦機制意識化,從而來訪者可以主動地根據生活環境選擇適應的防禦機制。
同樣,處理投射-認同時,有其治療師如防賊一般防備來訪者把自己幻想成理想化父母,而妄圖通過理性分析“消滅”這些投射和自己的認同,還不如治療師有意識地在幻想世界中扮演這些理想父母一陣子,並把這些本來是理想父母的心態轉化爲理想治療心態。
從分析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來訪者之所以要對治療師産生各種投射,治療師之所以會産生各種反認同,這本身就是整個精神系統在進化過程中設計出來的自我療愈方案。
我們在臨床上不斷觀察到,一旦這些正性的投射內容得到滿足,哪怕是來訪者一廂情願地幻想中滿足,來訪者症狀就很快緩解。
我記得有位資深分析師有次和我分享經驗說,“其實精神分析療愈效果非常快的,有時候1、2次就好了,爲什麽大家都說精神分析沒有認知療法快?”
我想,答案就在于分析師們沒有充分理解和尊重精神系統自己發明的療愈技術,處于自己一廂情願要把精神分析變成“科學”的民間科學家位置。
乃至一定要把精神分析和催眠、行為治療等流派分開,生怕自己的療愈方法中具有暗示作用。從而沒有正確地理解和尊重暗示作用,暗示就是來自投射-認同。
而暗示這種功能之所以被精神系統設計出來,而沒有在進化過程中淘汰掉,就在于它具有不可比擬的療愈力量。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正如覺音尊者等古代禪修者發現的,四無量心分別是對治和轉化四種常見的負性心態的,慈心是用來對治反感和憎恨的,悲憫心是用來對治冷酷和隔離的,喜悅心是用來對治厭惡和厭倦的,平等舍心是用來對治貪欲的。
這些心態——反感、隔離、厭倦、貪求——當然也是最常見的治療師負性心態,通過四無量心的修持,的確可以“鎮伏”它們,但是治療師一定要首先內觀明瞭,自己具有這四種心態,能夠接納這些心態,否則一味鎮伏,只會讓治療師更加焦慮,乃至到一定時間,這些被鎮伏的心態大爆發,讓治療師意識自我徹底癱瘓。
故而,四無量心在治療師自我成長體系中,也只是定位為重要的輔助訓練,階段性訓練,核心訓練仍然是具有自我分析性質的內觀聆聽和心易八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