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385em]新加坡的海南雞飯遠近馳名,據說起源於1936年從海南島赴當地謀生的王義元,他最初在街頭擺賣瓊島名菜「文昌雞飯」,後來因應星洲雞種特色及當地人口味,逐漸調整烹煮及調味手法,獨樹一幟且大受歡迎。正因王義元來自海南,他炮製的新式雞飯就被稱為「海南雞飯」。 大馬停供活雞 星洲國菜堪虞[size=1.385em]文昌雞與海南雞的其中一個最大分別,在於前者「蒸熟」,後者則先用熱湯「浸熟」,再放進冰水冷卻10至20分鐘。所以海南雞雞肉口感比較濕潤清爽,再配上來自魚露、酸柑、椰糖等醬料的酸甜口味,在氣候炎熱的新加坡特別開胃,難怪會被奉為「國菜」,非常有地道特色。 [size=1.385em]海南雞飯烹調方式看似簡單,但除了「浸雞」熱湯講求獨門秘方,另一大竅門是要選用「活雞」炮製方可突出鮮味。不過新加坡面積(729平方公里)比香港(1114平方公里)更小,沒什麼空間養雞,其活雞一直依靠鄰邦馬來西亞供應。可是馬國本月起暫停活雞出口,頓時令獅城陷入「海南雞飯危機」。 [size=1.385em]馬來西亞雖屬養雞大國,每星期生產多達6000萬隻家禽,但當地同時也是「食雞大國」,食法比星洲更多元化,海南雞、咖喱雞、麻油雞、仁當雞、印度烤雞等雞肉料理大行其道,幾乎「無雞不歡」。扣除本地消耗後,馬國僅剩約15%活雞可供出口。 [size=1.385em]此外,馬來西亞本身並不盛產玉米,故養雞飼料長期依賴進口。偏逢全球第四大玉米出口國烏克蘭遭俄羅斯(第五大出口國)入侵,國際玉米期貨價格自年初至今漲逾30%,加上能源及物流成本飆升,導致馬國平均每公斤雞肉批發價格,由去年底約9林吉特,到今年4月份已升至接近16林吉特,創史上新高。當地政府曾於2月試行「限購令」兼「限價令」,把雞肉零售價上限訂於8.9林吉特,但這致使雞農及雞販「賣一隻蝕一隻」,反而進一步打擊供應。最後當局決定放開價格管制,同時暫停出口,優先滿足本地需求。 [size=1.385em]另一邊廂,身為「養雞第一大國」的美國近日亦面臨「雞荒」,麥當勞、KFC、Wingstop等連鎖快餐店相繼局部暫停或減少供應雞肉類產品。儘管美國「雞源充足」,卻如同石油和天然氣,國際雞肉及玉米市場早已全球一體化,俄烏戰爭明顯打擊家禽養殖,疊加極端氣候、禽流感等額外因素,美國國內雞價也難免搶高。據美國農業部(USDA)統計,該國平均每公斤雞肉批發價格由去年11月約2.3美元,目前升至3.7美元,短短半年累漲逾60%。當地快餐店集團未必「無雞可賣」,惟要不「硬食」成本上漲,要不就大幅加價,恐會打亂價格體系,所以最後被迫調整餐牌,冀可捱過這輪「雞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