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東亞織髮 East Asia Hair Weaving

香港自由行-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953|回復: 5

有春的希望,带夏的浪漫!

[複製鏈接]

12

主題

12

帖子

110

積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積分
110
發表於 2016-9-9 11:00: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可是,随着特别多的男士喜欢和偏爱,尤其是不少名士装饰佛珠的名人作用影响,更使佛珠时尚化,赋予了佩珠新的时尚文化内涵和含义。念珠又叫作数珠,与众不同用于念佛或者是持诵咒语时,用作数数的物件。佩珠做为参佛的一外在表现,他更多的被授予一项主要的宗教意义。正由于持珠集不一般的佛教理念与潮流精神于一体,佛珠越来越被大家所偏爱,成为了影星尽显其品味的完美体现。

    长喜行线香中的佛珠不仅仅是僧人最重要的持修工具,也成了展示其身份尊贵的标记。许多和尚也都喜欢拿佛珠和其他人宣讲佛学文化,不过特别多接受礼物的人固然内心欢畅,确只因不晓得怎么样利用于静修,造成挂珠就成为只是把玩的物件,将其退出了佛教用品的范围,实在十分可惜。


12

主題

75

帖子

196

積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積分
196
發表於 2016-9-9 18:06:35 | 顯示全部樓層
北京及全國各地寺廟、道場,年三十均出現大排長龍爭上頭炷香之現象;從歲晚至初一,逾萬甚至數十萬善信入廟燒香祈福,由於香爐溫度過高,燃起火苗,消防員到場射水降溫,以防意外發生。由此可見,「上香」祈福不單是個人行為,已連繫到社會大眾;既然牽涉到社會大眾,其中就有許多令人深思、反省的地方。


「上香」原出於善信對諸佛菩薩之恭敬、虔誠,而在現實生活層面中,無論是求福、求壽、求富貴、求健康,乃至求婚姻、求事業、求兒女、求讀書等等,都必須在祈求自身幸福的同時,顧及社會環境的維持與保護。因此,自2008年以來,國家宗教局提出了將「文明上香」作為創建和諧寺觀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活動開展後,寺觀內昔日煙薰火燎的場面已日漸少見了,文明、安全、環保、有序的上香新風正在形成。從今年初的數宗事例可以反映,「文明上香」活動實有必要繼續推廣,以期取得社會各界廣大信眾、遊客的嚮應與支持。以下讓我們一起來想一想、看一看:佛教「上香」即「香供養」的意義。

12

主題

75

帖子

196

積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積分
196
發表於 2016-9-9 18:06:57 | 顯示全部樓層
佛教「香供養」的意義為何?其最高境界並非外在有形之香,而是內在的「心香」;本來心香一瓣就夠了,但我們覺得意猶未盡,需要一中間物即媒體以作表達,於是就假借了「香」,因香煙緲緲,空間無限,意境深遠,正如《水陸儀文》中說:「香從心生,心由香達,不居三際,可遍十方。是故,諸佛聞之而加護,群生於此已蒙熏。」


香表達了我們的心,「爐香乍熱,法界蒙熏」;通過上香,我們對過去、現在、未來的佛都供養了,在上香的時候,我們不但與諸佛菩薩結緣了,而且還與法界一切眾生都結緣了,於是我們的心就釋懷了。香只是一種表達,表示我們的誠敬;佛菩薩又怎會在乎我們燒多少香?燒多高、多大的香?然今天的普羅大眾多半是功利信仰,或只求人天福報,實難以理解此高深道理,所以佛巧設方便,「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唯有從有形的「事相」說起,令其一步一步地契入了。


12

主題

75

帖子

196

積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積分
196
發表於 2016-9-9 18:07:17 | 顯示全部樓層
在佛教裡,「供養」又稱供施,是以香花飲食等各種物品供養佛、法、僧三寶。供養、供香,既是對佛菩薩的恭敬,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修持;「香」代表清淨,能淨除一切污染垢穢,令行者煩惱止息,得到清淨自在。

禮佛中的供香,也稱「上香」、「拈香」、「燒香」,是香事中的一種。最早焚香之舉,是與印度的地理氣候有關,當時,夏季的印度受大西洋的暖濕氣流侵襲,溫疫疾病較多;人們為了祛病和淨化空氣,需要點燃一些香草木料,特別是在聽經或打坐的時候蚊子較多,需要燃香驅蚊、潔淨空氣,以便能夠保持平心靜氣。

之後,佛教即形成焚香的習俗,據《賢愚經》載:佛陀在袛園精舍的時侯,有一個名叫富奇那的長者,建了一所佛堂,準備禮請佛陀前往說法;他手持香爐,登樓遙望袛園,並焚香禮佛。這時,香煙嫋嫋,飄往袛園,落在佛陀頭頂上,形成一頂「香雲蓋」;佛陀知悉長者的心意,即赴其佛堂說法。後來,印度成為產香的大國,出產的香料品種極多。

12

主題

75

帖子

196

積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積分
196
發表於 2016-9-9 18:08:12 | 顯示全部樓層
除了被用作殊勝的供品之外,由於香的芬芳遠聞,經典中也常用來比喻修行者的持戒之德。如《首楞嚴三昧經》中,以「香光莊嚴」比喻念佛的人染上如來功德莊嚴,就如同制香的人染上香氣一般。

又如《戒德香經》載:在世間的香中,多由樹的根、枝、花所製成,這三種香只有順風時得聞其香。當時佛弟子阿難欲知是否有較此三者更殊勝之香,何者能不受風向影響而普熏十方,於是請示佛陀。佛陀告訴他,如能守五戒、修十善、敬三寶、仁慈道德、不犯威儀,則其戒香普熏十方,不受有風、無風及無勢、順勢的影響,且能逆風而走,這種戒香乃是最清淨無上的。這說明了嚴守戒律、廣修善行是如何的重要。

此外,經典中還記載有香的淨土,如《維摩詰經》中所說的「香積國土」,不但以香構成衣、食、住、行一切,也以香來說法。在《華嚴經》中也說,華藏世界被重重無數的香水海所圍繞。密教的種種修法中,更是經常看到供香的記載,而依供養佛部、蓮花部、金剛部,乃至天龍八部等一切護世聖眾,則用種種不同的香來供養,與其相應。

12

主題

75

帖子

196

積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積分
196
發表於 2016-9-9 18:08:31 | 顯示全部樓層
由此可見,焚香禮佛的意義在於:一、表示上香者虔誠供養三寶之意;二、表示傳遞誠懇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三、表示燃燒自身,無私奉獻,普香十方。而其根本意義在於表達對佛菩薩的尊敬、感激與懷念──有形的敬香是攝心的表法,而內心的清淨虔誠,比形式上的敬香更為重要,故稱「心香」。因此,經中亦常以心香供佛來比喻精誠的供養;所謂「回熏反聞」就是要將有相的供香,遞升到無相的境界;只有心香永不耗滅,芳馨不退,才是真正的供養。是故古德有云:「願我身清淨如香爐,願我心如智慧火,念念戒定真香,恭奉十方三世諸。」所以,在供香之時,我們不妨將身心沉靜下來,讓香成為我們與佛菩薩之間,最真誠寂靜的交流方式──我心如煙,心香一瓣,虔奉至誠,如此敬佛,自然福慧具足,善根增長,法喜充滿,如意吉祥!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香港自由行-論壇 |網站地圖

GMT+8, 2024-12-22 20:25 , Processed in 0.03341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