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東亞織髮 East Asia Hair Weaving

香港自由行-論壇

用戶名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819|回復: 2

辛棄疾——英雄乎? 貪官乎?

[複製鏈接]

10

主題

21

帖子

76

積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積分
76
發表於 2014-11-7 08:45: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辛弃疾——英雄乎?贪官乎? 辛棄疾是位有爭議的文學家,一方面他是抗金英雄,一方面又屢遭彈劾,被指為“貪酷”。 他退休後在鉛山修建的別墅,令朱熹也嘆為觀止。 然而他在文學上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容抹煞的。

威震敵膽的辛棄疾:
沛沛問爺爺:“陸游的詩寫得最好,那麼南宋有沒有傑出的詞人呢? ”
“怎麼沒有,”爺爺回答,“辛棄疾就是一位。說起來,辛棄疾跟陸游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呢。不過他倆交朋友是很晚的事了。
那是陸游最後一次被起用的時候,辛棄疾也剛好奉詔到臨安。 兩人都是當世著名的文學家,性格又都是那麼豪放不羈;更重要的是,他倆都是積極主張抗戰的人物。 所以兩人一見如故,非常談得來。 陸游還有長詩寫給辛棄疾呢。
不過兩人也有不同:辛棄疾官做得比陸游大,功業也遠遠高於陸游。 此外,辛詞中有一股英雄氣概,也跟陸詩中憂國憂民的情調有所不同。
辛棄疾字幼安 ,號稼軒, 出 生在山東濟南一個世宦之家。 他出生時,家鄉已經被金人佔據十多年了。 他爹死得早,是爺爺把他養大的。 爺爺本是宋朝官吏,濟南淪陷後被迫做了金人的官兒,可心裡卻忘不了宋朝,沒事總帶著孫兒登高遠望,給他指點祖國的大好河山。 他還讓孫兒藉著到燕京應考之機,探聽敵占區的虛實,準備著有一天有所作為。
辛棄疾二十二歲那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北方民眾乘虛而起,紛紛起兵。 辛棄疾也聚集了兩千多人,投奔了耿京率領的農民義軍,在軍中'掌書記'。 這段時間裡,有兩件事使辛棄疾出了名。
一件是,耿京義軍裡有個叫義端的和尚,本是辛棄疾介紹來的。 沒想到這傢伙心懷鬼胎,一天夜裡偷了耿京的大印,逃往金營。 辛棄疾聽到消息,跳上馬連夜向金營追去,半道追上義端,砍了他的腦袋,奪回了大印!
另一件是辛棄疾勸耿京歸順南宋,並親自過江跟南宋王朝接洽,還受到高宗皇帝的接見,事情很快談妥了。 可是辛棄疾趕回山東時,發現耿京已被叛徒殺害,頭顱也已獻給金人。
辛棄疾二話沒說,帶了五十名騎兵沖向金營。 叛徒此刻正跟金將大吃大喝呢。 辛棄疾衝進去把叛徒抓住,又箭一樣衝出來,如履平地,無人敢攔!
辛棄疾馬不停蹄跑了幾個晝夜,把叛徒帶回建康,獻給高宗殺掉了。 跟辛棄疾一同歸來的耿京舊部有一萬餘人——這時的辛棄疾才二十三歲,可他的大名卻威震敵膽,傳遍了大江南北。 ”
倩何人揾英雄淚?
不過對於北方歸來的農民軍將領,南宋王朝並不信任。 辛棄疾只被安排了一個江陰簽判的差使,得不到施展抱負的機會。 他一次又一次上書,提出抗金的主張和建議。 《美芹十議》和《九議》都是很有政治軍事見地的好文章。 可惜朝廷並不真的想收復失地,辛棄疾的建議就像是對牛彈琴。
辛棄疾內心痛苦,他在《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唱道:
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游子。 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 揾 英雄淚 ! ”
◎無人會二句:沒人能領會我此時登樓的心情。 ◎流年:飛逝的年華。 ◎樹猶如此:據說桓溫北征路過金城,見自己從前種的樹已長大,感嘆說:樹都這樣大了,人又怎麼經得起歲月消磨! ◎倩 ( qing4 ): 請。 ◎紅巾翠袖:借指歌女。 ◎揾(wèn):擦。
詞人最苦惱的是沒有人理解自己的胸懷。 時光像水一樣流去,眼看著國家處在風雨飄搖中,自己卻無所作為,他不禁流下英雄的熱淚。
朝廷沒有採納辛棄疾的奏議,但也漸漸認識到他的非凡才能。 此後,他常被派去解決難題。 三十二歲時,他被任命為滁州知州。 不上半年,他就把城郭蕭條的州縣治理得生氣勃勃。 幾年以後,他又被派到江西討伐“茶商軍”。 他雖然迅速撲滅這次起義,可同時又向皇帝上書,提出不要把百姓逼得太緊。
在江西,他遊覽了贛州的鬱孤台,寫下《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愁餘:令我 憂 愁。 餘,我。 ◎ 鷓鴣 : 鳥 名。

10

主題

21

帖子

76

積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積分
76
 樓主| 發表於 2014-11-7 08:47:23 | 顯示全部樓層
四十年前,金人打到江西,殺了許多人。 詞人登台覽勝,自然聯想到:這台下清江水中,有多少流離失所者的淚水啊! 抬頭瞭望被金人佔領的長安,目光卻被無數青山擋住了。
可青山擋不住浩浩東流的江水。 天色將晚,深山里又傳來鷓鴣的啼叫,這一切融成一種令人感傷的氣氛。 ——作者的抗金宿願難以實現,只能在後方東奔西忙,他的心情能不鬱悶嗎 ?
此後他還領導了江西的救災工作。 不久又被派往湖南做官。 他還組建了一支英勇善戰的“飛虎軍”,四十年後金人一聽說“虎兒軍”,還膽戰心驚呢!
壯歲旌旗擁萬夫
當權的主和派可不喜歡辛棄疾。 對此,辛棄疾心裡很明白。 剛四十出頭, 辛弃疾——英雄乎?贪官乎?(原题《英雄词人辛弃疾》,选自《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
他已作了退隱的準備。 他在信州上饒郡城外買了一塊地,建造了一座莊園,叫“帶湖新居”。 莊園裡還築了一座廳堂,取名“稼軒”,意思是學種莊稼的地方。 “稼軒”從此成了辛棄疾的別號。
就在新居落成的這一年,辛棄疾遭人彈劾,受到削職處分。 他真的住進了稼軒,這一住就是二十年。 除了 ​​中間有兩年被任命為福建路安撫使以外,他一直過著賦閒生活。
有一回,有個客人慷慨激昂、大談功名,觸動了辛棄疾的心思,他便作了那首《鷓鴣天》: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 襜 突騎渡江初。 燕兵夜 娖 銀胡,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壯歲: 少壯時。 ◎錦襜( chān )突騎( jì ) :身穿錦衣的精銳騎兵。 ◎燕兵二句:金兵夜間握著箭筒備戰,宋軍拂曉射箭進攻。 娖( chu ò) ,握。 銀胡簶( lù ) ,鑲銀的箭筒。 金僕姑,箭名。 ◎嘆今吾:為今天的我而歎息。 ◎平戎策:平定金人的策略。 辛氏早年曾獻《美芹十論》。
說到建功立業,有誰比得了辛棄疾 ? 他早年和耿京率軍二十五萬,與金人展開鬥爭。 後來又率萬人南渡。 談起這些,詞人打心眼兒裡感到自豪。 可這畢竟是往事啦。 如今,朝廷不再任用自己,那洋洋萬言的平戎策論,也只好拿去向鄰家換一本談農藝的書冊罷了 ! 這最後兩句,剛好給“稼軒”做了註腳,裡麵包含著多少感慨啊 ! 辛棄疾的一股抑鬱不平之氣,全都通過他的詞發洩出來,形成一種雄豪悲壯的風格。
四十八歲那年,辛棄疾跟當時另一位著名詞人陳亮在鵝湖那地方見了面。 他倆痛痛快快聊了十天,相互唱和,十分投機。 ——陳亮也是力主抗金的志士,年齡跟辛棄疾相仿,志趣相投、詞風相近。 在朋友面前,辛棄疾敞開心扉,他的《破陣子》就是專門寫給陳亮的:
辛弃疾——英雄乎?贪官乎?(原题《英雄词人辛弃疾》,选自《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吹角連營:各軍營接連吹起號角。 ◎八百里句:部隊都分到烤牛肉吃。 八百里,指牛;晉代王愷養了一頭牛叫“八百里駮”。 麾下,部下。 炙( zhì ) ,烤肉。 ◎五十弦句:樂器奏出塞外軍歌。 五十弦指瑟,這裡泛指樂器。 ◎的盧:良馬名。 ◎霹靂:形容弓弦聲。 ◎了卻句:替君王收復中原、實現統一。
作者醉中挑亮油燈,端詳手中長劍。 一覺睡去,他又夢見昔日的戎馬生活:軍營中號角此伏彼起,戰士們分吃著烤肉,樂隊奏起悲壯的軍樂,大軍正在戰場上檢閱呢 !
進攻開始了,戰馬如飛,弓弦發出炸雷聲。 ——本想著替君王掃平天下,自己也功成名就、流芳千古;可惜壯志未酬,卻已生出白髮!
辛棄疾稱這首詞題為“為陳同甫( 同甫是陳亮的字 )賦壯詞以寄之”。 “壯詞”二字,正道出這首詞的特點。 全詞一片豪情壯氣,奔湧直瀉,真有不可遏止之勢!
鄉居學稼穡,無語道淒涼
但辛棄疾的詞並不總是激昂高亢。 他往往感到孤獨寂寞。 每當這時,他的詞也染上淒涼悲傷的色彩。 一次,他在帶湖附近的一座庵堂獨宿,夜半醒來,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清平樂》:

10

主題

21

帖子

76

積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積分
76
 樓主| 發表於 2014-11-7 08:48:24 | 顯示全部樓層
繞床飢鼠,蝙蝠翻燈舞。 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髮蒼顏。 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詞的上片渲染了極為淒涼的氣氛:飢餓的老鼠繞床亂跑,蝙蝠圍著孤燈上下翻飛。 屋頂上,松間的風挾著急雨陣陣襲來,破窗紙被風吹響,就像是自言自語!
詞人的思緒回到了過去:塞北江南奔忙半生,如今免官歸來,已是鬚髮花白、容顏蒼老。 當這深秋之夜,一覺醒來,倍覺江山的可愛——而這大好江山,還有一半在金人手中哪!
一個人憂愁太深,反而無話可說了。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寫的就是這樣的情形: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年輕時,沒嚐過愁是什麼滋味,可作詩填詞偏愛說個愁呀恨呀的。 如今“ 識盡愁滋味 ”,說了又有什麼用 ? 張張嘴,卻冒出一句無關痛癢的話:真涼快呀,好個秋天 !
詞全用白話,寫得併不沉重,甚至還有點詼諧。 可你仔細玩味,會發現在那句“ 天涼好個秋 ”的後面,作者內心正愁深似海哪!
辛弃疾——英雄乎?贪官乎?(原题《英雄词人辛弃疾》,选自《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 辛棄疾鄉居學稼二十年,他的作品裡,自然少不了描寫鄉村生活的詞作,像這首《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醉里二句:不知誰家的老公公、老婆婆喝醉了,講著柔媚動聽的南方話在談笑取樂。 媼( ǎo ) ,老婦人。 ◎無賴:無聊,閒得慌。
還有那首《西江月·夜行黃河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茆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別枝:斜枝。 ◎舊時二句:這二句是倒裝句,是說過了溪橋,再拐個彎,那熟悉的茅店忽然在土地祠的樹林邊出現。 茆,同茅。 社,土地祠。
這是兩幅多麼好的鄉村圖畫。 前一首把人物寫活了,尤其是那一對樂天的老夫婦,還有淘氣又嘴饞的小弟弟,簡直呼之欲出。
後一首寫鄉村夏夜景色。 月白風清、稻香蛙鳴,把讀者帶進一個幽美的月夜中去。 “ 七八個星”,“兩三點雨 ”,多麼俏皮!不說人在走,卻說“ 茆店”、“忽見 ”,這種動勢,讓圖畫也活起來!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嘉泰三年(1203年) ,韓侂冑鼓吹北伐,起用辛棄疾為浙江東路安撫使,這時辛棄疾已六十四歲。 兩年以後,辛棄疾做鎮江知府時,寫下了那首有名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顧老矣,尚能飯否?
辛弃疾——英雄乎?贪官乎?(原题《英雄词人辛弃疾》,选自《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 ◎孫仲謀:三國時吳帝孫權,曾在京口建都。 ◎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小名,曾在京口居住。 ◎元嘉三句:總結宋文帝劉義隆元嘉年間北伐失敗的歷史教訓。 草草,指備戰草率。 狼居胥,山名,在今內蒙。 漢將霍去病追擊匈奴到此,曾封山而還。 倉皇北顧,看到北邊來的追兵,慌忙逃跑。 ◎四十三年三句:四十三年前辛棄疾曾在揚州與金人作戰。 ◎可堪三句:是說北岸異族廟宇香火旺盛,這情景令人不忍去看。 佛狸,後魏太武帝小名。 神鴉社鼓,社日祭神,以祭品餵烏鴉,並擊鼓奏樂。 ◎憑誰問三句:廉頗是戰國時趙國老將,趙王派人看他,他一頓飯吃一斗米、十斤肉,表示還可為國效力。
辛棄疾身在京口,便想到孫權、劉裕兩位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並對他們“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的英雄氣概表示敬佩。 在下片,作者提到草草北伐、終於失敗的宋文帝。 其實是在警告韓侂冑不要急於建功,否則會重蹈前人失敗的老路。
詞人回顧了四十三年前自己渡江南來的情景。 可眼前呢:北方百姓的民族意識已經模糊了,他們在外族統治者的廟宇前迎神賽會,讓人看了揪心!最後三句,詞人以廉頗自比,表示了老當益壯、願為北伐出力的雄心壯志。
這首詞風格沉鬱蒼涼,很有分量。 雖然用了許多典故,可是結合當時局勢,用得貼切,而且含義豐富,經得起回味。 後人評論說,辛詞中這一篇應當列為第一。
投閒置散,壯志難酬
辛弃疾——英雄乎?贪官乎?(原题《英雄词人辛弃疾》,选自《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 就在同一年,辛棄疾再次登北固亭,寫下《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兜鍪( móu ) :頭盔,這裡借指將士。 ◎坐斷:佔據。 ◎天下三句:《三國志》載,曹操曾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劉備)與操耳”;又,曹操見東吳水軍雄壯,曾稱讚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這首詞上片寫景,下片懷古。 詞中特別稱讚了孫權。 他十九歲作了吳主,擁兵上萬,佔據東南,面對曹操、劉備那樣的一代英雄,毫不懼怕。 連曹操也不能不發出由衷的讚嘆。 辛棄疾話外有話:當今有哪一位統帥能比得上孫權呢 ?
全詞無論寫景還是論人,都從大處落筆,氣勢壯闊。 全篇三句三答,自相呼應;並把古人原話嵌入詞中,寫得自然流暢、天衣無縫。 跟《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相比,別是一味!
在鎮江任上,辛棄疾認真作著北伐準備。 他製造了一萬套軍服,還打算招募一萬名精兵。 可韓侂冑並不想重用他,不久便把他調走,接著又免了職。 他失望地再回信州去。
果不出辛棄疾所料,韓侂冑急於求功,不作認真準備,北伐剛一開始,便告失敗!金人提出講和的條件:要韓侂冑的腦袋!韓侂冑大怒,再次對金用兵,並想請辛棄疾出山。 可是詔命傳到鉛山,辛棄疾已重病不起。 就在開禧三年(1207)九月,這位愛國詞人懷著憂憤離開了人世。 這一年,他六十八歲。
辛棄疾雄韜偉略,具有將相之才,這是朝野一致公認的。 可惜南宋小朝廷一心苟安,不肯重用他。 他“ 投閒置散 ”二十年,把全部精力用在詞的創作上。 他用詞抒發豪情,宣洩悲憤,表達愛國熱情。 辛詞繼承了東坡詞的豪放風格,兩人並稱“蘇辛”。
其實辛詞反映的社會內容更廣闊,風格也更多樣;詞中顯示出奔放、豪爽的英雄本色,特別富於感染力。 ——在中國詩壇上,絕大多數詩篇是文人的作品。 像辛棄疾這樣英雄式的詞章,還真是少見呢!
中國文學經典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香港自由行-論壇 |網站地圖

GMT+8, 2025-1-9 07:54 , Processed in 0.02948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